本篇文章1696字,读完约4分钟

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与山西煤炭资源整合相关的各种话题备受关注。公众舆论关注山西煤炭资源整合提出的框架蓝图、山西矿产格局的根本变化以及山西未来可能的经济走势。与此同时,也更加关注退居台湾的“山西煤老板”所拥有的巨额民间资本的涌入

山西煤老板“转”战何方?

■如今,煤老板不仅集中投资山西的农业、旅游、小额信贷等行业,还投资北京、上海甚至国际市场。据业内人士透露,山西改造资金在北京的投资额估计为数百亿元,涉及设备制造、房地产开发、酒店业、特色农业等领域。

山西煤老板“转”战何方?

■山西省乡宁县宣传部的一名工作人员表示,多年来,没有多少山西煤老板主动进行改造。在当今的煤炭资源整合中,他们熟悉并能赚大钱的业务不可能一蹴而就,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有两种方式,即转化或慢慢花掉他们的积蓄。

山西煤老板“转”战何方?

目前,经过一年多的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和整合,山西煤炭行业的煤矿数量已从2200多个减少到130个,矿井数量从2600个减少到1053个,年产30万吨以下的煤矿全部淘汰。

山西煤老板“转”战何方?

一个流行的估计是,已经退出历史舞台的“山西煤老板”至少有3000亿元的民间资本,这种资本集中流入任何行业都可能带来非常强大的产业冲击。此前,舆论和分析师担心这笔钱会给房地产行业和股市带来破坏性影响。因为报纸报道说山西煤老板买下整栋楼似乎显示了他们对房地产行业的偏好,如果3000亿元的资金集中在中国主要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一年就足够买下北京和上海开发的所有房子,对一线城市房价的影响是可以想象的。

山西煤老板“转”战何方?

然而,最终的结果并没有清楚地表明“山西煤老板”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一些分析师认为,现有的行业选择之一缺乏“煤老板”高回报的利润诱惑。同时,由于山西煤炭资源整合资金缺口较大,许多被并购企业暂时还没有得到全额补偿,因此该资金的释放将是一个缓慢而渐进的过程。

山西煤老板“转”战何方?

这意味着山西成千上万的“煤老板”已经逐渐从煤炭经营的前台退下来,成为幕后的股东,或者已经退出煤炭行业,转型为新的投资和产业领域。

生态农业让煤老板“过上了踏实的生活”

孙先生原本是大同市南郊的一名农民,他在上世纪90年代末合伙承包了当地的一个煤矿。经过几年的扩建,这个煤矿的规模达到了年产30万吨。在去年的资源整合中,煤矿被兼并了,这并没有让他感到更失落。他说,以前,在经营煤矿时,他没有一天是脚踏实地的,因为每天晚上当他担心煤矿事故时,他最怕的就是电话铃响。煤炭资源整合后,他又愿意当“农民”,这使他“睡得安稳”。他说,在过去,农民没有资金做不了什么。现在,通过多年的开采积累,他们已经掌握了手中的大量资金,可以说他们又熟悉了农业项目。

山西煤老板“转”战何方?

目前,孙先生在大同市大通县投资建设了农业生态园,并在该县从事退耕还林工程。孙先生对自己的项目充满信心。他告诉记者,对于这个项目,他专门邀请了省内相关专家进行市场调研,得出的结论是,这个生态农场以乡村旅游、度假休闲为主题,拥有花园式的休闲设施,还能生产出大量的优质农作和种植产品,是一般“农家乐”的升级版,能够满足巨大的市场需求。南方的许多生态农场总体效益良好,成为新的投资热点。

山西煤老板“转”战何方?

近年来,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农业一直是重中之重。每年,国家有大约2000亿元的资金支持农业,其中生态农业是一个主要重点。只要农产品具有特色、科技含量、生态农业和现代农业的理念,就可以得到政府资金等多种优惠政策的支持。这一切都让孙先生信心十足。

山西煤老板“转”战何方?

事实上,类似孙先生的投资趋势在山西煤老板社区也不在少数。目前,煤老板参与农业,全省各地都在建设规模以上的农业项目。

据山西省农业厅统计,2008年,山西省共有农产品加工企业3836家(000061),资产达到439亿元,销售收入398亿元。投资1亿元以上的企业有25家,规模5000万元以下的企业不到600家,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下的小型企业居多。

山西煤老板“转”战何方?

截至目前,全省已有近700家煤、焦、铁企业启动并转型为农产品加工业,总投资约70亿元,其中20多家企业投资数亿元。

分析人士认为,山西煤老板投资农业基地、农场、养殖场和农产品加工企业有三个原因:一是煤老板生在农民中,放心可靠;第二,煤老板有钱后,他有一种“荣誉情结”要回馈给父母;第三,政府引导的结果。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标题:山西煤老板“转”战何方?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1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