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76字,读完约4分钟
就在一年前,惠而浦对中国消费者来说还是一个陌生的名字。
这家全球500强企业是世界上最大的白色家电制造商,成立于1911年,有着令人羡慕的近百年历史。2009年,惠而浦拥有惠而浦、美泰克等六大国际品牌,在全球白色家电市场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9.1%,连续八年在全球制冷器具市场份额排名第一,并连续五年入选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
然而,惠而浦在中国有“美国公司在中国所犯错误百科全书”的称号。
错误的“百科全书”
作为全球家电行业的领先品牌,惠而浦在中国的主要产品线在2008年之前仅限于洗衣机。当中国的白色电力市场逐渐扩大时,惠而浦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仅为0.33%,这与它作为全球第一大白色电力市场的地位完全相反。这并不是因为这家家电巨头进入中国市场太晚。事实上,惠而浦在1994年怀着雄心进入中国市场,成为第一批进入中国市场的世界家电巨头。然而,惠而浦在中国的发展十多年来从未“踩过时间”,有报道称惠而浦将因巨额亏损退出中国市场。一些刻薄的批评家甚至说惠而浦是一部记录美国公司在中国所犯错误的“百科全书”。
惠而浦于1994年开始进入中国,并于1995年2月成立了北京惠而浦雪花电气有限公司,持有60%的股份。当时,无氟冰箱已经开始在中国市场出现,但负责管理合资公司的惠而浦认为,中国市场短期内不可能达到如此高的消费水平和认知度。因此,拥有一整套先进无氟冰箱生产技术的惠而浦雪花继续其原有产品的生产。惠而浦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直到惠而浦雪损失了8986万元人民币,中国制造商推出无氟冰箱并得到市场响应。
因此,惠而浦在进口设备上投资900万美元,引进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线,但从总部批准、设备投资、产品开发到产出,却花了18个月的时间。惠而浦冰雪产品投放市场后,整个冰箱市场被分割,产品销售越来越亏损。然后,两年后,惠而浦打破手腕,以200万美元的折扣价将60%的股本出售给雪花,宣告合资企业失败。这个“手腕骨折”整整持续了12年。
惠而浦的洗衣机业务很早就进入了中国。1995年5月,惠而浦与上海水仙电器合资成立了上海惠而浦水仙家用电器有限公司,当时上海水仙电器的市场份额超过12%。惠而浦最初贡献了55%,然后增加到80%。随着中国家电市场的激烈竞争,惠而浦水仙再次变得习以为常。在连续四年巨额亏损后,水仙成为过去十年中国证券市场第一只退市的股票。2002年,惠而浦以900万美元收购了水仙剩余的20%股份,并将其变成惠而浦在中国唯一的洗衣机生产基地。然而,由于订单不足,年生产能力为50万台的惠而浦上海洗衣机制造基地多年来一直以高成本运营。2009年4月,工厂被迫宣布关闭。
惠而浦的其他白色家电在中国遭遇挫折。1993年,顺德花仙占据了国内微波炉市场的50%,而格兰仕只有一条微波炉生产线,日产量为300台。1995年,惠而浦与分华成立合资公司,共同收购格兰仕,当时格兰仕还很不成熟。惠而浦花费巨资收购了分华65%的股份,并很快追加资金收购了剩余的35%。不幸的是,分华惠而浦延续了惠而浦的优柔寡断,市场计划不得不绕过香港分公司,然后转交给美国总部来决定,前后花了两三个月的时间。在总部批准价格调整政策时,格兰仕已经挥舞着“价格屠刀”,迅速占领了中国微波炉市场——分华惠而浦被踢出了中国微波炉市场。
惠而浦兰博空曲也因长期“跨国经营”而夭折。1997年,由于缺乏流动性,惠而浦蓝波陷入困境,惠而浦总部决定不担保贷款。最后,惠而浦总部的一份书面订单导致惠而浦兰博空公司破产清算。
惠而浦于1994年进入中国市场,但最终却陷入了“早起晚睡”的尴尬境地。2008年,惠而浦的洗衣机和冰箱在中国市场分别以14.5%和14%的市场份额领先世界,但惠而浦的洗衣机和冰箱的市场份额只能仰仗西门子、海尔、美的和小天鹅等国内外竞争对手。上一页12下一页
标题:惠而浦的五次“中国婚姻”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1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