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80字,读完约2分钟

最近,随着几家问题公司的曝光,拥有独立董事的职业家庭王也浮出水面。据国家商报4月7日报道,在过去的3月里,南京财经大学副校长、会计学院教授王设置了金属(002182)、南方(600250)、苏州恒久、科苑(002380)、网科(300017)独立董事、南京财经大学会计学科带头人、

“独董专业户”是制度的“杯具”

我国上市公司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的目的是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促进上市公司规范运作,维护上市公司整体利益,特别关注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然而,在实际实施过程中,独立董事基本上成了花瓶。王之所以落到这个地步,是因为他给出了答案。

“独董专业户”是制度的“杯具”

首先,一个人有不止一份工作,独立董事根本没有时间关心上市公司的事务。根据《关于建立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原则上一名独立董事最多可以在五家上市公司兼任独立董事。问题是独立董事基本上都有自己的工作。在此基础上,有可能成为五家公司的兼职独立董事。此外,由于一些独立董事在某些方面是名人或权威专家,社会兼职的种类很多,这些人根本没有精力关注上市公司的日常事务。比如王,作为南京财经大学的副校长和会计学院的教授,应该有很多的日常工作。而王在社会上仍占有许多地位。他忙吗?值得注意的是,“独立董事专业户”王作为独立董事的关联公司一直存在问题:不久前,苏州恒久因“专利门”而在上市前夕倒闭;创业板公司网科科技去年第四季度亏损,被质疑通过粉饰业绩包装上市;3月11日开始发行股票的科苑股份有限公司也因债务等问题受到质疑,“增长存在许多隐患”。

“独董专业户”是制度的“杯具”

其次,上市公司没有喝醉。上市公司聘用独立董事并不是为了让独立董事监督公司的经营管理,维护中小投资者的权益,而是为了其他目的,有些人甚至将聘用独立董事视为一种公关手段。据知情人士透露,王因其在江苏省会计协会的权威地位而受到上市公司的高度重视。

“独董专业户”是制度的“杯具”

第三,独立董事大多由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或主要高管推荐,这自然不能违背大股东或主要高管的意愿。独立董事的命运甚至与公司大股东或主要高管的命运密切相关。例如,今年3月,王与公司董事兼总裁一起从网络科学辞职。这两个人之间是否有密切的关系,也许只有“天知道地,你知道我”。

“独董专业户”是制度的“杯具”

辞去网科职务的第二天,王作为独立董事出现在科苑股份的招股说明书中。也就是说,无论上市公司内部治理是否完善,无论中小投资者的权益是否受到损害,王的独立董事之路依然是光明的。这正是独立董事制度的“杯子”。

标题:“独董专业户”是制度的“杯具”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1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