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99字,读完约2分钟
2010年春节前,青岛啤酒(600600)(600600)的每位员工都收到了公司生产管理总部发来的电子贺卡。这张电子贺卡的主题是“在低碳的一年之后,我们可以更快乐。”
在这张新年贺卡中,青岛啤酒同意并承诺在春节期间减少燃放鞭炮,减少食物浪费,节约水电,不过度使用包装,乘坐更多的公交车,并拒绝在春节晚餐期间使用一次性筷子...
全国人大代表、青岛啤酒董事长金志国表示,青岛啤酒多年来一直从战略角度考虑实施碳资产管理,并遵循“低碳运营、绿色发展”的模式探索自身的“低碳经济”。
金志国表示,为了改变啤酒行业“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难回收、低效率”的局面,青岛啤酒作为行业龙头企业,于1999年启动了“高效低耗啤酒酿造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该技术于2003年开发后,在青岛啤酒厂推广了6年。在不增加设备投资的情况下,青岛啤酒的产量增加了817万吨,相当于一个20万吨的大型啤酒厂40年的产量;累计资源成本12.41亿元,其中节约用水和用电分别可供青岛市城乡居民使用77天。
该项目还获得了“200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酒业协会原会长耿、中国啤酒分会会长肖德润等专家都表示,该项目是啤酒行业的一次革命性创新。如果在行业内推广,将节约近三分之一的能耗,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同时,青岛啤酒还回收啤酒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或废物,如冷凝水、二氧化碳和小麦根,经过技术处理,不仅减少了环境污染,而且降低了成本,增加了效益。2009年,青岛啤酒也实现了废物的100%综合利用率。
"碳管理,管理是一种资产,不良管理是一种负债."金志国承认,选择“碳资产”还是“碳负债”是关系到企业未来模式的一件大事。
标题:青岛啤酒:“低碳经”彰显绿色竞争力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2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