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60字,读完约2分钟
现在李家洼煤矿的矿井已经被垃圾覆盖了,在垃圾堆上盖着白色瓷砖的墙上写着“破坏和关闭水井的危险”。
倒塌的墙壁,散落的煤渣,被大量砖块和瓦砾掩埋的矿井……河北省蔚县李家洼煤矿,曾经震惊全国,现在成了一片废墟。
2010年1月20日,当《中国青年报》记者来到距蔚县约30公里的煤矿时,雪下得很紧,飘落的雪逐渐将黑色的废矿覆盖。
然而,对于在矿难中遇难或失踪的35名矿工的家属来说,悲痛是不容易掩盖的,领导报道矿难的地方领导的责任是不可掩盖的,记者在矿难后成群结队地要求封口费的丑闻也是不可掩盖的。
2010年1月9日,河北省政府通报了对蔚县李家洼煤矿“7·14矿难”的查处情况。目前,已有48名事故责任人被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其中原县委书记李红星被判处有期徒刑13年,原县长齐建华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张家口市和蔚县的18名责任人受到党和政府的纪律处分,其中蔚县县委原部长、原副部长、原新闻处副处长被开除党籍并担任公职。
1月20日,一位长期关注此事的地方老干部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有关官员已经被追究责任,大部分案件已经判刑,但为什么不追究那些要求封口费的记者的责任呢?连收到封口费的人的名单都没有公布?”
此前,国务院的相关批复确认,矿主为了隐瞒事故,支付了260多万元购买记者。最初发现有10名记者涉嫌犯罪。
李家洼矿难发生近18个月后,根据检察机关的相关调查记录和《中国青年报》记者的调查,一条地方官员热衷隐瞒的黑色利益链逐渐打开,包括几个中央级媒体在内的记者要求封口费。上一页1234567下一页
标题:蔚县矿难记者收260万“封口费” 10人涉嫌犯罪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2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