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38字,读完约2分钟

近日,世界一流的工程机械品牌——意大利投洽会中国基地在中联重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石埠工业园竣工投产..

“此举标志着中联重科(000157)自去年在意大利收购cifa以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联重科的国际化进程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中联重科董事长詹春信当天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采访时表示。

中联重科:跨国并购的“中国样本”

收购投洽会,打造全球最大的混凝土机械制造企业

据统计,自2009年以来,中国工程机械市场已超过全球市场的35%,其生产能力已占全球的25%以上。然而,关键零部件发展滞后,制约了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向强国迈进。

中联重科:跨国并购的“中国样本”

中联重科在中国工程机械的规模和性能方面名列前茅,近年来致力于全球化进程。2008年3月,中联重科与弘毅投资(Hony Capital)联手收购意大利投洽会公司,该公司在R&D拥有80年的专业制造和销售经验。此举不仅引发了全球工程机械行业的全面整合和洗牌,也使中联重科成为全球最大的混凝土机械制造商。

中联重科:跨国并购的“中国样本”

然而,“1+1”能否达到“大于2”是詹春信在收购投洽会时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在过去的一年里,在中联重科和投洽会的持续磨合过程中,这个问题的答案变得越来越清晰。詹春信用了一个流行的说法来描述它,那就是“工厂里的工厂”模式。通过收购投洽会,其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管理经验被移植到“母公司”,实现了世界最先进的技术和中国低制造成本的结合。

中联重科:跨国并购的“中国样本”

“投洽会对中联重科发展的真正影响是什么?一直是我最担心的。现在看来,收购投洽会的价值超过10亿美元。”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几天前在视察投洽会供应链中国基地时表示。

中联重科:跨国并购的“中国样本”

中联重科在成功收购投洽会的基础上,建立了跨国事业部框架,成立了覆盖俄、澳、意等国际市场的海外融资租赁公司,实现了团队、R&D、生产和市场资源的国际化,加强了产品的国际认证和海外分销。2009年5月底,中联重科在布里斯班成功签订了第一份融资租赁合同,打入澳大利亚市场,成为中国企业第一家通过融资租赁方式开拓国际市场的企业。

中联重科:跨国并购的“中国样本”

"中国机械工程企业必须走出去,这是行业的总体趋势."詹春信表示,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只有“走出去”,才能在有效整合全球资源的前提下,突破瓶颈,完成国际化转型,实现“弯道超车”。中联重科未来的战略目标是做好M&A企业的有序整合,巩固混凝土机械和起重机械在行业中的全球领先地位,以四大产业为支柱,布局国际和区域重点市场,走国际化和高质量之路,力争在三年内重建一个高质量、高规格、高标准的中联重科。上一页123下一页

标题:中联重科:跨国并购的“中国样本”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2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