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00字,读完约3分钟
——从“虚拟耕地”研究看中国粮食国际贸易对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影响
阅读提示:研究隐藏在粮食贸易中的“虚拟耕地”流动,拓宽了耕地资源管理和配置的视野,实施“虚拟耕地”战略,成为保障耕地和粮食安全的又一有效工具。“虚拟耕地”是指生产某种商品或服务所需的耕地资源量。“虚拟耕地”战略是指耕地资源短缺的国家或地区通过贸易从耕地资源丰富的国家或地区购买耕地资源密集型产品(主要是粮食产品),以获得粮食安全。
从1998年到2006年,国内粮食供应从短缺到丰年基本平衡。在粮食进出口贸易发挥重要调控作用的同时,其隐性的“虚拟耕地”贸易为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新思路。
《国家中长期粮食安全规划纲要(2008-2020)》提出,中国粮食自给率应稳定在95%以上,到2020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将达到5400亿公斤以上。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形势非常严峻。因此,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实现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
国内外学者对耕地可持续利用进行了广泛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一些国际土壤专家和土地评价专家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扩展到土地利用。粮农组织颁布了《可持续土地利用评价纲要》等指导性文件,确定了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基本原则、程序和五项评价标准,即土地生产力、土地安全或稳定性、水土资源保护、经济可行性和社会可接受性,初步建立了自然、经济和社会层面的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在此指导下,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研究探索了适合本国的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
“虚拟耕地”的研究拓宽了耕地资源配置的视野
中国是粮食生产大国,也是世界粮食贸易的重要成员。中国的粮食对外贸易充分利用了国内外市场和资源,提高了农业的综合效益和国际竞争力,增强了中国的粮食安全。
粮食贸易是产品在国家或地区之间的流动形式。然而,由于粮食生产需要大量的耕地资源和水资源等自然资源,在产品流动的背后也存在着资源的流动。
对隐藏在粮食交易中的“虚拟耕地”流动的研究,拓宽了耕地资源管理和配置的视野,实施了虚拟耕地战略,成为保障耕地和粮食安全的又一有效工具。虚拟耕地是指生产某种商品或服务所需的耕地资源量。虚拟耕地战略是指耕地资源短缺的国家或地区通过贸易从耕地资源丰富的国家或地区购买耕地资源密集型产品(主要是粮食产品),以获得耕地和粮食安全。当一个国家或地区出口耕地资源密集型产品时,实际上是以虚拟耕地的形式出口耕地资源。
纵观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土地资源(包括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研究已逐步走向更深更广的目标。对虚拟土地(耕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实施虚拟土地(耕地)战略以缓解国家或地区之间的耕地资源压力以及虚拟土地交易量的核算上。上一页123下一页
标题:粮食安全:18亿亩红线外的猜想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2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