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49字,读完约3分钟
作为主食,大米还没有在世界各地商业化。图为吉林省农民正在打谷。本报记者姜琳/照片
“欧美科学家不敢断定这项技术一定是安全的。中国科学家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获得安全证书似乎不安全。”
中国成为外国转基因水稻生死攸关的试验场已经有两个月了,这是一场全国性的噩梦。关于转基因水稻商业化种植的各种担忧继续在互联网上发酵,并逐渐蔓延形成恐慌。一些论坛还发起了“反转基因主食”的签名活动。
2009年11月27日,农业部批准了两种转基因水稻和一种转基因玉米的安全证书。这两个转基因水稻的安全证书是由华中农业大学的张启发教授和他的同事获得的。这是中国首次为转基因水稻颁发安全证书。
安全证书是转基因作物品种上市前最大的障碍,这意味着该品种的生产试验已经完成,并得到农业主管部门的批准,技术障碍基本消除,可以申请生产许可证。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水稻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即将打开转基因水稻商业化种植的“大门”,但这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如果世界还远未达成共识,我们就急于进行转基因水稻的大规模商业化种植。这是不是“敢做天下第一”太超前了?”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提出了一个具有代表性的问题。
它真的无害吗?
问题主要是关于转基因水稻的安全性。
“我不反对转基因水稻的商业化种植,但我担心这背后的风险。”中国环境保护部生物多样性研究首席专家薛大元对《国际先驱论坛报》表示,由于大米是主食,世界各国都更加谨慎。“转基因大豆、玉米和棉花是商业化种植的,但没有一个国家种植转基因水稻。商业种植。”
薛大元担心的主要风险是转基因水稻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事实上,这也是许多专家质疑的主要原因。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蒋高明表示,转基因水稻将抗虫基因引入水稻,使水稻分泌一种bt毒蛋白物质,昆虫食用后会中毒,从而产生抗虫效果。“但是大米是人类的主食,昆虫不能吃它。长时间食用对人体有害吗?”蒋高明质疑道。
近年来,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引起了很大争议。2007年,法国科学家证实,世界最大的种子公司孟山都公司生产的转基因玉米对人类肝脏和肾脏有毒。2008年,美国科学家还证实,长期食用转基因玉米的老鼠的免疫系统会受到损害。研究结果发表在同年的《农业和食品化学杂志》上。2009年12月22日,法国生物技术委员会最终宣布转基因玉米“弊大于利”。
蒋高明认为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还没有得到根本保证。“欧美科学家不敢断定这项技术一定是安全的,中国科学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获得安全证书似乎也不安全。”。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标题:转基因食品:想说爱你不容易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2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