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84字,读完约4分钟
1月15日,山东吕珊水泥公司第三届董事会传出股东分红20%的消息,给吕珊人民带来了温暖的感情。这意味着超过15000名“股东”将收到新年“礼物”。作为山东铝业2009年最大的盈利单位,水泥公司为股东积累了90%的分红,这也是山东铝业公司为员工探索和发展多形式管理带来的“物质利益”。
2002年对吕珊水泥来说是一个伟大的转折点。面对当时吕珊水泥落后的湿式回转窑技术造成的严重损失,全国新的干法生产线建设风起云涌。吕珊水泥是如何发展的?没有国家投资的希望,你想自己生存还是什么都不做?吕珊公司的决策层审时度势,决定为所有吕珊员工筹集资金,成立民营企业生存。通过宣传,14809名员工自愿入股,成立了山东吕珊水泥有限公司,成为吕珊首家民营有限公司。水泥公司独立经营,自负盈亏。按照精简、高效、务实的原则,精简机构和人员,扁平化管理结构,销售网络依托吕珊水泥的品牌和销售平台,确保生产、经营和市场开发的顺利进行。
2002年9月28日,第一条3000吨/日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建成投产,仅用了一年时间。2003年9月28日,被淄博市政府列为淄博建材工业园“一号工程”的水泥公司1#生产线举行了隆重的竣工投产仪式。国家有关部门领导在投产仪式上表示,在立窑水泥企业集中的淄博地区建设大型干法水泥熟料基地,不仅充分展示了山东铝业公司开发新型干法水泥的信心和勇气,也促进了800万吨水泥生产线的改造,调整了水泥结构,改善了淄博地区的大气环境。
在过去的七年里,水泥公司在建设和生产中实现了可持续发展。2004年,安装投资近2000万元的二期水泥厂项目投入使用。2007年7月2日,2#熟料生产线开工建设,2008年11月15日投产。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的奠基于2009年3月21日,将接入电网进行发电。到目前为止,公司已发展成为一家规模为300万吨水泥、12000千瓦纯低温余热发电的新型干法水泥企业。
水泥公司始终以效益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克服原材料价格上涨大、资金运作困难等困难,转变观念,改进管理,练内功,挖掘内部潜力,多项经济技术指标达到国内同类型生产线的先进水平,熟料年产量持续上升。2004年实现利润3014.7万元,2006年达到5159万元。2009年,尽管经历了金融风暴,但仍实现利润2479.6万元,过去6年累计利润1.55亿元。
1#生产线点火投产后不久,就面临宏观调控、金融政策调整、货币政策收紧、水泥、钢铁企业、电解铝等项目贷款严格控制的局面,导致项目资金、设备资金、材料资金在建设期内对外拖欠,难以按期偿还。由于大量拖欠原材料和一些供应商的退出,很难继续采购原材料。水泥企业一直都在经受“寒冬”的考验,资金缺口最高达到2.3亿元。在山东铝业公司的支持下,水泥公司加强资本运营,精心组织生产经营,追求效益最大化,以良好的经营业绩回报股东。从2004年到2009年,分红五次,累计分红达到90%,为员工收入的多元化做出了重要贡献,增强了投资者的信心。
品牌不仅意味着知名度和美誉度,也意味着企业公民的一种社会责任。多年来,水泥公司本着“边建边绿化、边生产边投资”的原则,积极组织绿化工程建设,绿化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65%。先进的除尘设备实现零排放,废水全部回收利用。二氧化硫排放量仅为每标准立方米3毫克,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成长过程中,水泥公司在工程公司、矿业公司、海外公司、特种材料厂等单位安置了410多名员工,解决了150多名员工子女的就业问题,为山东铝业公司实现产业调整、扭亏为盈和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发展是硬道理,只有科学发展,企业才能不断取得好的效益。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的生产不仅将实现循环经济,而且将成为水泥企业新的效益增长点;实施节能新技术,安装先进节能设备,将优化节能减排目标,实现节能增效;不断完善上下游产业链,提高氧化铝生产废渣的利用率,减少氧化铝生产废渣的排放和占地,既是双赢的选择,也是提升竞争力的途径;随着科技的进步,二氧化碳回收、城市垃圾和工业垃圾协同处理等项目的实施,必将使水泥企业步入低碳经济的轨道。
标题:山东山铝:20%背后的责任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3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