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45字,读完约3分钟

1月11日,光大银行推出四种信贷资产理财产品;2月初,华南一家信托公司进行了数亿元的信贷资产转移,大银行华南部分分行的信贷资产转移规模达到数百亿元。这些信贷资产不会出现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而是会被抹去和消失。他们通过“出票人协议”再次获得了相同金额的信用。

“抽屉协议”风行调查

根据记者从各银行获得的信贷数据,1月份全国银行系统新增贷款约为1.1-1.2万亿元。其中,四大国有银行1月份新增信贷约4700亿元,八大股份制银行新增信贷约2400亿元。他们在月中和月末的信用数据显示出特殊的变化。

“抽屉协议”风行调查

从他们月中月末的信用数据变化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出监管部门对信贷的监管力度,还可以看出信贷资产转移的线索。

第一个月的万亿信贷扩张图

年初,中国银行(601988)(601988.sh)继续去年“激进”的信贷投放速度,第一个月新增贷款达到1672亿元。

"我们希望增加我们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中行的一位人士告诉记者,中行以前有相当一部分业务是海外的,净息差相对较高。金融危机对其海外业务产生了巨大影响。

“抽屉协议”风行调查

事实上,中国银行1月份的最终信贷数据低于月中的数据,最终新增信贷约为1500亿元,仍在四大银行中排名第一。根据记者从各银行获得的信贷数据,其他三大银行相对平均,工行约1100亿元,农行约1100亿元,建行约1000亿元。

“抽屉协议”风行调查

与月中相比,1月份四大银行新增贷款变化不大,但工行减少了约500亿,建行增加了约380亿。根据1月中旬的数据,工行新增贷款约为1640亿元,农行为1070亿元,建筑企业为620亿元。

“抽屉协议”风行调查

大银行新增贷款的变化是监管当局在1月中旬加强监管和控制的结果。1月中旬,在贷款增速超过上限后,监管部门加强了调控,央行召开专题会议分析货币信贷形势。

“抽屉协议”风行调查

1月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最终新增信贷也相对平均。“每个人的规定都到位了。”东方一家股份制银行的人笑着说。

根据记者从各银行获得的信贷数据,1月份,八大股份制商业银行新增贷款总额约为2400亿元。其中,光大银行贷款约500亿元,中信银行(601998)不到300亿元,招商银行(CMB)约300亿元,上海浦东发展银行(600015)超过200亿元,兴业银行(601166)超过200亿元,广发银行超过100亿元。

“抽屉协议”风行调查

值得注意的是,1月中旬贷款增速较高的三家股份制银行最终新增贷款均有所下降。1月中旬,光大银行的新增贷款规模最大,达到973亿元,其次是中信银行(报价、信息和评论),也达到802亿元,华夏银行也达到517亿元。最终,这三家银行1月份的贷款数字都减少了近一半,但光大银行仍以约500亿元人民币在股份制银行中排名第一。

“抽屉协议”风行调查

根据记者从各银行获得的信贷数据,1月份全国银行系统新增贷款约为1.1-1.2万亿元。

从1月中旬和1月底的数据来看,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都有相同的特点。也就是说,两类银行之间的新增贷款在监管后趋于平衡;此外,尽管年中新增贷款最多的银行已经减少,但它仍在同类银行中排名第一。

“抽屉协议”风行调查

“票据是最重要的配额监管手段,当然还有一个非常热门的信贷资产转移。”上述人士称,自2009年以来,票据工具的使用一度活跃,2009年第一季度票据融资达到1万多亿元。然而,随着息差的收窄和信贷额度的耗尽,信贷资产转移已成为一种新的工具。

“抽屉协议”风行调查

上一页12下一页

标题:“抽屉协议”风行调查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3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