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06字,读完约3分钟
由9家国内铜企业组成的中国铜原料联合谈判小组(cspt)在1月底宣布,中国铜企业与必和必拓达成加工费协议时,tc/rc(原油精炼/精炼)价格分别为46.5美元/吨和4.65美分/磅,同比下降38%。然而,这意味着铜企业在2010年仍有困难:海外铜巨头的强硬迫使国内铜企业勒紧裤带。
在海外矿山被压垮的情况下,国内铜企业只有两条切实可行的盈利途径:一是提高铜矿自给率,从而减少进口;其次,通过改进铜冶炼工艺和技术,降低了实际加工成本。
然而,好消息是,铜价的上涨使得签署了铜矿长协收购价格的大型铜企业享受到了这种价差。此外,作为主要副产品的硫酸价格也大幅上涨,这给铜企业带来了额外的好处,尽管这并不能消除加工费下降造成的利润差距。
无论如何,在2010年铜价将继续上涨的不确定预期下,铜加工费的大幅降低将使国内铜企业面临更大的利润压力。
对于下游铜产品加工企业来说,他们还需要克服铜价上涨的成本压力,并努力在内部消化这一压力或将其转移给客户。同时,他们通过适当的铜期货交易实现套期保值,从而对冲铜价的上涨。
加工费很难挣
铜企业与上游铜矿签订的加工费协议是指矿山对冶炼厂加工成本的补偿,而铜收购价格是根据未来铜的平均价格扣除加工费后得到的。因此,在加工费协议的谈判中,加工费越高,对铜企业的补偿就越高。因此,采购成本越低,空.的利润就越大
去年12月,日本铜企业与美国freeport-mcmoran铜金矿业公司就2010年加工费进行了谈判,双方达成价格协议,tc/rc为46.5美元/吨,4.65美分/磅/吨,比2009年低38%。在cspt和BHP Billiton之间的最终谈判中,双方也就此价格达成了一致。
在谈判过程中,江西铜业和其他大型铜企业提出了60美元/6美分的加工费,但最终协议价格远低于这一水平。在与海外大型铜矿的谈判中处于劣势的原因是国内铜冶炼能力的大幅提高。根据全球大宗商品研究机构cru的预测,2010年仅中国就将新增90万吨铜精炼产能,是2009年新增产能45万吨的两倍。
产能的快速扩张无疑将增加中国铜精矿的进口,这将进一步收紧全球铜精矿供应形势,这也是国际铜业巨头向中国铜冶炼企业收取的成本。据国外报道,必和必拓在谈判中甚至要求降低加工费。
这样的加工费协议离盈亏底线很远,这意味着国内铜冶炼厂亏损。尽管铜价今年上涨了一倍,但只有铜供应商从铜价上涨中受益,因为铜价与铜价挂钩,而冶炼企业根本没有赚钱。
对于铜冶炼企业来说,在国际铜价不可控、持续上涨预期不明确的情况下,有两种方法可以帮助他们度过难关。一是提高铜精矿自给率;二是改进炼铜工艺和技术,降低炼铜成本。上一页123下一页
标题:中国铜企继续勒紧裤腰带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3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