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39字,读完约3分钟

最近,国内主要电力企业和煤矿企业签署了2010年煤炭供应合同价格协议。可以看出,与2009年相比,合同价格提高了约30元至50元/吨。受冬季消费高峰、天气因素、节假日储备等阶段性需求因素的影响,国内煤炭需求近期持续上升。虽然山西等主要产煤区的产量日益增加,但这不足以在短期内改变煤炭供应紧张的局面,煤炭价格将继续上涨。

中国煤炭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中国煤炭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剩余探明可采储量较小。据统计,截至2007年底,中国煤炭探明储量为11800亿吨,其中基础储量3260亿吨,资源量8540亿吨。煤炭储量主要分布在华北和西北地区,内蒙古、山西、新疆、陕西和贵州已探明资源储量为9561亿吨,占全国总量的81%。尽管中国已探明的煤炭储量居世界第三,但由于其人口众多,人均剩余可采储量仅为134吨。

中国煤炭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近年来,我国煤炭工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一些深层次矛盾尚未解决。专家认为,煤炭工业的发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资源配置不合理,资源破坏和浪费严重。我国煤矿企业资质管理体系不完善。在资源价格走向市场的过程中,一些不具备办矿条件的企业和个人利用其经济实力参与矿业权竞争,通过投机资源获取利润,对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

中国煤炭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先进和落后产能并存,整体技术水平较低。中国煤炭工业的科技贡献率仅为24.2%,不仅低于全国29.5%的平均水平,也低于美国、英国和日本60%以上的平均水平。煤炭行业整体生产技术水平相对落后。除了一些大型国有煤矿外,大多数煤矿生产技术水平低、设备差、效率低。

中国煤炭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安全基础薄弱,安全生产形势严峻。我国许多国有重点煤矿已进入老化报废高峰期,抵御事故和灾害的能力不足。此外,大量乡镇小煤矿为了追求高额利润,安全投入少,煤矿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煤炭行业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

中国煤炭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资源综合利用不够,矿区生态环境亟待改善。“十五”以来,全国煤炭产量大幅增加,高强度的资源开发加剧了矿区生态环境的恶化,而治理力度滞后于开采强度,加剧了环境破坏程度。此外,煤炭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煤泥、劣质煤、煤伴生矿物和矿井水未得到有效利用,煤炭生产中资源综合利用潜力巨大。

中国煤炭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目前,中国经济已经开始复苏,对能源的需求将不可避免地增加。根据《报告》,在这种形势下,中国煤炭工业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认真做好以下工作。

中国煤炭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推进大型煤炭基地建设,提高煤炭供应能力。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和煤炭需求,我国应按照“扩大规模、置换产能、优化结构”的原则,加快大型煤矿区的总体规划,优化煤炭发展布局。

中国煤炭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抓好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加快煤炭产业结构调整。继续大力整顿和关闭布局不合理、不符合安全标准、浪费资源、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小煤矿,早日形成以大兴煤矿企业为主体的煤炭供应体系,进一步提升煤炭行业整体抗风险能力和竞争实力。

中国煤炭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做好煤炭资源综合利用、煤炭加工转化项目管理,提高节能减排水平。中国应不断加大煤制油和煤气化项目的研发力度,尽量减少煤炭作为终端能源的比重,促进煤炭资源的清洁利用,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标题:中国煤炭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3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