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099字,读完约5分钟
经过一年的商业转型,已运营15年的中国最大的债券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以下简称CDB)面临着信贷瓶颈和数亿元本息的还款压力。
该报获悉,CDB已建议有关部门延长过渡期,同时尽快澄清其信用问题,有关部门也在信用问题等方面采取了相应措施。但是,这个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还有不同的意见。
CDB失宠了
2007年初,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宣布CDB商业重组方向后,CDB债券此前享有的无形国家担保将会丧失,这将影响CDB债券的信用评级和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计算中风险权重的设定。
对此,债券市场的投资者“用脚投票”。2007年,CDB首次发行的金融债券接近标准,收益率比正常水平提高了40个基点。此前,四大国有银行承销CDB债券的比例保持在每年40%左右。然而,在200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承销比率急剧下降,当年达到29.14%,在2008年重组方向明确后,又降至13.86%的新低。
2008年12月16日,CDB有限公司挂牌上市。银监会有关领导表示,公司成立前发行的人民币债券在债券到期前的风险权重为0%;股份公司成立后发行的人民币债券在2010年底前风险权重为0%,但不清楚风险权重为0%的新债券能否持续到债券到期。
一些机构开始将CDB债券视为等同于商业银行债券的信贷产品。
根据银行、保险和基金等机构投资者投资商业银行债券的规定,如果CDB在过渡期后不是国家债券,则按CDB债券存量每年增加4000亿计算,即使所有商业银行按15%的上限向CDB发放信贷,保险机构按10%的上限发放信贷,整个信贷规模也将在2年左右使用。
这个问题在2009年4月得到了暂时缓解。首先,CDB召集机构投资者在金融街洲际酒店(000402)召开债务信用研讨会,银监会相关领导做了口头发言。随后,CDB收到了中国银监会期待已久的书面回复,同意将2010年底前CDB发行的人民币债券的风险权重设定为0%,直至债券到期。
至于2010年后CDB发行债券的风险权重,银监会表示将在2010年适当时候研究确定。
此后,四大银行2009年的承销比例略有回升,达到19%,但与之前相比,仍存在巨大差距。
与此同时,由于2010年后国开行债券定位不清,风险权重政策真实空,融资成本持续上升,各投资机构对国开行债券的授信总量大幅下降。
由于很难对CDB债券进行定性,在风险权重保持为零的情况下,市场对CDB债券收益率的需求开始上升,比农业发展银行和进出口银行的同类债券高出约10个基点。与此同时,与重组前相比,CDB债券的单期认购倍数也大幅下降,超过2次的认购变得罕见,大部分都挺过了“边缘球”。
自2008年12月CDB明确重组以来,CDB债券发行面临信贷变化、债券供给大幅增加、通胀预期上升的不利局面。在整个2009年,CDB为之前的商业化冲动付出了高昂的融资成本,其债券发行多次接近标准。
利息支付的高峰期即将到来
CDB面临的新压力不仅在于发行债券,还在于即将到来的还本付息高峰期。
2009年12月17日新CDB发行后,CDB累计发行超过5万亿元,市场存量达到3.2万亿元。如果不考虑新发行的债券,CDB人民币债券未来五年的还本付息总额将达到1.8万亿元,付息总额将接近6000亿元,巨大的资金需求为2.4万亿元。按照国务院的要求,CDB改革后的主要资金来源仍然是发行金融债券。因此,本金和利息的偿还以及未来的资金来源仍然取决于金融债券的发行。
CDB资本局一位负责人表示:“如果没有其他稳定、充足的资金来源,CDB将无法正常运营。”据测算,如果CDB债券按照商业银行债券进行监管,CDB债券的风险权重将从普通商业银行的0%上升到20%,商业银行每年需要占用约450亿元的资本,这受到集中度的限制。目前,持有CDB 75%的商业银行将没有多余的能力购买新债券,这将在大约2年内耗尽。
CDB的重要地位使得这种风险更加明显。作为仅次于财政部的中国第二大债券发行国,CDB每年新发行的债券约占整个债券市场新发行债券的15%,其3.2万亿元的存量占整个中国债券市场的近四分之一。新债券成本的上升将导致旧债券贬值,并引发连锁反应。市值每下跌1%,投资者将遭受320亿元的浮动损失,这可能会压低整个债券市场。
" CDB对中国的债券市场和金融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政府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的一位专业人士评论道。建行金融市场部负责人表示,CDB几乎引领了中国债券市场的每一项创新。建立了完整期限结构的收益率曲线,促进了银行间市场的建设,并为其提供了全方位的产品。同时,引入了证券化的概念,开辟了企业融资和直接融资的渠道。
“如果金融债券的信用问题得不到解决,我行的融资渠道将基本被阻断,我行优质经营的基础将被动摇多年,这可能导致资产质量整体恶化,增加改革难度。”一位在CDB资本局工作多年的员工很担心。
不过,某四大银行的金融市场部负责人表示,他们并不担心CDB的支付困难会不会影响整个金融系统的风险。他相信一定会采纳新旧分离的原则。过去持有的CDB债务“必须由国家承担”,重组后政策含糊不清的风险应该由机构自己判断。
上一页12下一页
标题:国开行改制进退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4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