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13字,读完约3分钟
"加入正大汽车是因为我对杨蓉新能源汽车发展计划持乐观态度."电话那头,清华大学的宋健教授,刚刚成为杨蓉控股的香港上市公司正大集团的独立董事,声音很低,没有说话。
5月18日,正大集团宣布任命清华大学宋健教授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自2010年5月14日起生效。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师告诉记者,由于政府的通缉令仍然有效,杨蓉不可能亲自回家。或许,宋健是被雇来通过宋健了解国内汽车行业的最新技术水平,并代表他处理相关的国内收购计划,从而为他安排第二辆车。
然而,杨蓉两次制造汽车的道路并不平坦。正大集团宣布收购国内新能源汽车电池公司后不久,就宣布公司将推迟向浙江第一动力电池公司发出收购通知函。这一非凡的收购更像是一场运动。
任命清华为独立董事
事实上,杨蓉和宋健是老相识、老朋友。杨蓉在担任华晨总裁期间,为了寻求汽车技术的支持,与清华大学联合成立了清华大学汽车工程发展研究院,华晨投资1亿元人民币作为发展基金。
谈到与杨蓉的合作,现任清华大学汽车工程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宋健在电话中说:“合作是好的,杨蓉是果断和大胆的。虽然他没见过几次,但印象很好,是个军官。”
据宋健介绍,正大集团聘请他担任独立董事,主要是为了让他作为专家顾问参与杨蓉新能源汽车项目。值得注意的是,宋健还是国家汽车安全与节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北京市政府专家顾问。
"在所有新能源技术中,我只对混合动力持乐观态度."宋健说,“杨蓉的新能源汽车路线也侧重于混合动力。在这一点上,我们达成了共识。”
据媒体报道,杨蓉已经确定了正大公司2030年前的产品开发技术路线,即产品(包括三组八辆乘用车和两种轻型、中型商用车)分三个阶段相继推出。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雇佣宋健是中国另一项重要的汽车制造部署。据一些消息来源称,杨蓉已经在中国部署了重兵,负责国内资本运作、政府关系和商业谈判。除了一些身份已经公开的人,还有一些影子成员分布在许多国内汽车公司。
然而,许多行业专家不同意杨蓉的团队运作。国际知名研究机构全球洞察汽车(g lobal insight Automotive)中国区高级分析师曾凌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即使杨蓉在技术上实现了“遥控”,这种脱离市场的运营模式也不可能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国内市场的情况与他(杨蓉)离开时完全不同。竞争非常激烈。中国市场变化如此之快。国际品牌的高管亲自来中国了解第一手信息。这种遥控方法也可能成功吗?”上一页12下一页
标题:仰融新能源计划迷局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7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