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33字,读完约3分钟
三年前,无锡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朱小红作为无锡国家软件园的负责人,有点“焦虑”。尽管ipark的地理位置离太湖不到一公里,而且是一个充满设计感的公园,但在朱小红看来,只有一个漂亮的身体仍然是“肤浅的”。ipark如何才能更有气场,在全国脱颖而出,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长江三角洲地区?
在这方面,朱小红当时的想法是建立一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这听起来像是一个原始的答案。毕竟,中国102个国家级软件园中的大多数都有自己的技术平台。
“当时我们调查了很多园区,发现成熟的技术平台都是同质的,即我们购买了一些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建立了一些工作室,然后由企业使用。”在朱小红看来,这种现有的平台模式至少有两个“缺陷”:第一,it技术的快速升级会使这些平台的利用率越来越低;而且,它的功能只是帮助企业解决一些技术问题,它的实用性和粘性还不够。
显然,这种平台模式不是朱小红想要的。“不可能是平台”的朱小红经过多次思考,在脑海中设计了一个“模糊的轮廓”:“当时,软件即服务是一个新概念。我们的平台能提供这项服务吗?此外,作为一个公共科技平台,它能否为中小型企业提供更多服务,例如在商业和市场推广方面的协助呢。
因此,寻找一种新的“创新”和更“实用”的模式已经成为朱小红心中的向往。事实上,朱小红和他的团队面临的挑战和困惑也在这里。在接下来的半年里,朱小红“找到了许多知名的it公司,制定了许多计划,甚至花费了数百万的咨询费用”,但它从未得到它想要的。
八个月错过的机会终于在15分钟的“闲聊”中出现了。2007年底,朱小红在北京出差期间会见了ibm中国研究院院长李士恭,李士恭在两次会议之间接见了他15分钟。李石红回答了朱小红关于技术平台的“设想”。当时,ibm中国研究院的实验室里积累了一批新技术,但没有产业化的机会,他想找个地方“试一试”。
“两人的想法高度一致,15分钟内就确定了合作。”朱小红说。
这个看似“仓促”的决定最终导致了朱小红最初渴望的技术平台——庞戈斯基的诞生。该平台于2009年7月正式启动。今年1月27日,“试运行”顺利完成,第二阶段工业运行正式启动。
“二期工程的主要目的是把所有的系统都挂在墙上,实现标准化的操作和服务流程,使这个平台成为一个完美的产品”。根据盘古天地二期项目直接负责人、无锡软件园总经理助理周丽平的“保守”估计,最迟可在2012年下半年实现完整的“商业化运营”,并产生利润。这也被认为是未来ipark的“杀手”之一。上一页123下一页
标题:兜售“智慧”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4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