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13字,读完约3分钟
“你看,现在服装制造商和煤炭制造商都在投资拍电影,而且坏电影越来越多,所以你会知道过渡期已经到来。在过渡时期,许多人将会死亡。我希望每个人都能在赚钱的同时花点时间回归人性。”
编者按:
根据中国的说法。One Foundation创始人李连杰最近接受了一次独家采访,阐述了他关注慈善事业的经历以及中国电影业的现状。李连杰说,加入公益事业后,"赚钱"不再是做事的主要目的,但最重要的是用自己的影响力帮助社会。
同时,李连杰指出,中国电影产业已经进入了一个转型期。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许多非专业人士或机构成为了投资者,受到市场的引导,导致了越来越多的烂片。李连杰认为,在国内电影市场向好莱坞式工业电影转型的过程中,很多人会因为劣质电影而“死去”。
李连杰建议商业电影应该回归人性,而娱乐并不是他们立足之本。
以下是李连杰观点的摘录。
李连杰:
我最近一直在做公益事业。别担心,我不会丢下功夫,我只是想多试试。
每个人都知道我是一个瑜伽士,我把这个世界当成我的衣食父母。很多人都没有我这样的资格。说白了,我是一个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我做的一件小事可能会对公众产生强烈的影响。中国和世界各地都有很多人在受苦。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也许我只需要做一点点事情来帮助他们。
我做慈善主要是为了帮助社会。人生中每个人都是编剧、导演和演员。我对将来选择科目非常开放。只要不影响我的公益,我可以拍任何类型的。我对艺术电影感兴趣,我会拍商业电影,我会拍未完成的梦。事实上,我对电影有很多想法,但是要想出一个合适的方式来告诉他们需要很长时间。十年来我一直在想一些故事,有些故事已经写了五年了,我仍然在想。我要考虑很多,我是否能得到我想要的效果,它是否会影响公共福利等等。
我认为有四种电影:那些被感动而拍摄的;为了报恩而拍照;拍照赚钱;还有一部电影想讲故事,不想让投资者赔钱,比如《霍元甲》。这四种电影将在我有生之年制作。如果我没钱,我会赚钱。如果我想讲故事,我会编一个故事。然而,“感动”的电影是不可避免的。
看看那些投资制作电影的服装制造商和煤炭制造商,坏电影越来越多,所以我们知道过渡期已经到来。这是从商业电影到工业电影的必然过程。产业是电影制造商引导观众观看的东西。我们是商业电影,赚钱和赚钱,并急于跟随被动赚钱的节奏。与好莱坞的电影业还有一段距离。在过渡时期,许多人将会死亡。
一个朋友提醒我,现在人们只喜欢娱乐性的东西。我希望每个人都能在赚钱的同时花点时间回归人性。
至于公益电影的商业化运作,我认为是一个不错的方式,但是中国没有这样的条件。这可能是许多电影人在过渡时期会做的事情,我会一直关注大陆电影。在电影业,计划永远跟不上变化。
标题:李连杰:不回归人性的商业电影会“死”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4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