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59字,读完约4分钟
目前,中国小麦收获的进展超过一半。黄淮海平原正在进行大规模的跨区域小麦收获,并从南向北加速进行。截至6月15日17时,全国已收获小麦1.85亿亩,其中机械收获1.47亿亩,小麦收获进度达到54%。当天,41.4万台联合收割机投入收割,日收割面积达2700万亩。小麦主产区相继进入小麦收获高峰,其中:河南省收获6250万亩,增幅79%;安徽省共收获小麦2779万亩,进步78%;江苏省已收获1395万亩,进步44%;陕西省已收获950万亩,进步55%;山西省已收获370万亩,进步34%;山东省已收获1474万亩,进步27%;河北省已收获168万亩,进步4%。
夏收结束后,夏播立即开始。各地抓紧调度拖拉机、秸秆还田机、玉米播种机、水稻插秧机等1400万台农业机械,积极投资玉米播种和水稻种植。目前,中国已有1.5亿亩粮食作物在夏季播种(种植),32.4%的计划已经完成。其中,夏季播种玉米5920万亩,机插中稻6900万亩。
今年的大规模小麦收获从6月1日开始已经进行了16天。与去年相比,今年小麦的成熟期大约晚了7天。随着天气逐渐晴朗和持续高温,河南、安徽、江苏三省小麦收获速度加快,山东、河北三省小麦收获提前开始。自6月13日以来,包括河南、山东、河北、安徽和江苏在内的中国五大小麦主产区同时进入了小麦收获的高潮。我国小麦日收获面积已连续三天超过2000万亩,小麦收获进度明显加快。6月14日和15日,日投入收获机械数量和日收获进度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中国小麦收获进入高峰期。
今年的“三个夏天”跨区域小麦收获工作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对机器和工具的充分投资。鉴于今年小麦收获期推迟,成熟期集中,农时紧张,收获和收获种子的任务很重,各地都加强了机具的组织和调度。全国联合收割机日投入总量达到41.4万台,日收获进度达到2700万亩,创下了机具日投入和日收获面积两个新高。
第二,运作有序。目前,小麦的机收价格保持在35 ~ 50元/亩,与去年持平。柴油价格在6.1 ~ 6.3元/升之间,主要生产省份的石油石化企业提供优惠供应,利润在0.2 ~ 0.3元之间,市场供应充足。农机部门利用网络、电视、通讯等手段不断提供信息服务,同时促进订单运作和合同运作,促进机具有序流动。当地机械收获市场供需基本平衡,小麦收获市场秩序良好,机具转移顺畅。
第三,各部门通力合作。地方政府高度重视“三夏”小麦丰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公安、交通、气象、石油、石化等部门开展押运、绿色通道、天气预报、油田送油等服务。农机部设立了1300多个跨地区接待服务站,为跨地区作业队提供信息咨询、联络作业任务、后勤保障等服务。农机生产企业加强零部件供应和售后维修服务,派人到农村修理,及时排除机器故障。
目前,小麦跨区域收获进展顺利,但“三夏”季节天气总是复杂多变,收获和收获种子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农业部要求各级农业部门把夏收夏播作为当前的中心任务,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广泛发动干部群众,坚持“抢”字,全力以赴做好“三夏”抢收、抢种工作,把眼前的收获转化为收获,确保粮食回笼入库。农业部强调:首先,我们必须继续做好收割和战斗工作。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抓住当前好天气的有利时机,集中力量进行机械突击和收获,实现成熟和收获。科学安排作业任务,不停机休息,最大限度提高收割机作业效率;第二,要继续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加强农业柴油储备和供应的协调,确保小麦收获高峰不脱销,连续档。及时发布运营进度、市场供求、天气预报、交通状况等信息。,引导联合收割机有序转移,努力实现无群聚、无空休闲。加强农机维修和零配件供应,排查农机事故隐患,保持作业机具的高效优质。第三,我们应该及时种植夏粮。在做好收获工作的同时,我们将组织农民在晴天播种,确保夏播面积的落实。组织跨区域机播,推广收获、整地、播种“一站式”作业模式,加快播种进度,提高播种质量。加强夏播作物管理,做到一播即管,及时验苗补苗,加强肥水管理,加强病虫害防治,努力做到保苗壮苗,为秋粮丰收打下良好基础。
标题:农业部:小麦收获进度已过半 夏收夏种全面展开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4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