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66字,读完约2分钟
新华网北京6月18日电中国以适当灵活的经济政策率先走出全球金融危机阴影,赢得广泛赞誉。但与此同时,中国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正常经济活动也遭到了西方媒体的各种指责。近年来,中国企业越来越频繁地进行海外资产收购,为资源型国家应对危机提供了罕见的金融支持,但一些西方媒体将此事变成了一个有争议的话题,将中国描述为“利用人民的危险”。专家们认为,这种指责违背常识,也难以令人信服。
中国的海外并购是历史的必然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所信息中心主任张说:“海外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现象,也是经济全球化的体现。”
中国的近邻日本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使日本意识到必须加强能源战略建设。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日本在中国没有铁矿石资源,但它可以成为一个钢铁大国,海外并购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日本当时的贸易顺差过大,国内资本过多,因此也需要将资本转移出去。
就中国而言,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中国几乎没有外汇,而且当时中国的经济发展并没有面临如此严峻的资源短缺考验,因此海外收购很少。张说,中国相对大规模的海外是从2000年以后开始的,更准确地说是在最近两三年,这是由经济发展阶段决定的。
他还强调,一些国家指责中国进行海外并购,试图将经济问题政治化,并像人民币汇率问题一样不断向中国施压。
世界银行发展前景部主任汉斯·蒂莫尔早些时候在接受新华社独家采访时也表示,中国的投资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直接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兴衰。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标题:经济观察:中国海外并购创造多赢局面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4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