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30字,读完约4分钟
“不要以‘最大需求’为例。最重要的是通过多种渠道增强中国铁矿石价格的影响力。”日前,招商局生产力促进中心的资深专家陈可辛呼吁,我们现在和将来都要争取的价格话语权,主要是把“中国的需求”转化为“中国的影响力”,做好“购买”工作,让“中国的需求”这个因素为我所用。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消费国。据相关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铁矿石实际消费量(按平均含铁量60%折算)接近或达到10亿吨,其中进口量为6.28亿吨,占同期全球铁矿石贸易总量的50%以上。
如此巨大的需求和进口量无疑将对全球铁矿石价格的确立产生巨大影响。然而,只有最大的需求国和最大的进口国不能得到一个完全正确的价格。相反,最大需求和最大购买量已经成为中国钢铁企业的软肋。受此影响,铁矿石价格谈判结果总是与中国钢铁企业的发展方向背道而驰。
“如果你想改变这种情况。因此,有必要提高中国铁矿石的价格影响力。”陈可辛认为,有必要支持其他条件的建立,充分利用中国的需求因素,注重“购买技巧”,“做好商品购买”,消除价格形成过程中的泡沫成分,从而形成对中国钢铁企业更公平、更有利的铁矿石价格。
对此,陈可辛总结说,要逐步提高中国在国际市场上对铁矿石价格的影响力,首先要做好“买”的工作。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买家,我们能够对铁矿石价格施加最大影响的是“买”而不是“卖”。陈可辛说,除了正常情况下的购买,他还应该善于抓住国际市场条件相对较低的有利时机,增加购买,过度进口,储备超常。当国际市场价格大幅上涨时,我们可以优先使用储备股票,并适当减少购买。通过低吸纳、高抛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稳定国际市场的铁矿石价格,挤压投机资本的“超额利润”,从而积极发挥中国买家对铁矿石价格的影响。
第二,建立庞大的商业储备。当中国的铁矿石储量达到一定规模时,定期公布的库存增减数据必然会对国际市场的铁矿石市场产生重大影响。届时,全球矿业巨头在给铁矿石定价时,将不得不考虑中国的“面子”。
第二,促进铁矿石市场的全面发展。在铁矿石现货市场中,有必要在有效监管的条件下进行公开操作。包括交易主体的数量等。,不要人为地提高门槛,只让少数单位或企业垄断经营。这样做的缺点甚至更大。事实上,市场问题不能靠行政手段解决,我们必须坚持改革开放。积极支持建立国内大型铁矿石批发市场和配送中心。
陈可辛告诉记者,通过铁矿石远期合约交易,另一种形式的长期协议交易可以实现。这种协议交易不仅可以固定交易量,还可以锁定交易价格。这对中国钢铁企业规避原材料价格剧烈波动的风险,控制成本和利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通过这样做,中国这个最大的铁矿石需求国,可以真正参与到铁矿石价格的博弈中来,并拥有真正的议价能力。中国钢铁公司被迫接受这一价格,而不是世界矿业巨头的“单边定价”。
陈可辛还指出,应该支持中国金融机构的参与。应鼓励和支持发展银行、投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等中国金融机构参与,包括市场分析和预测、实际交易活动、指数衡量和公布等。
“国家主权基金也应参与,如上述部分实现外汇储备,包括铁矿石。这是增加中国因素对铁矿石价格影响的一个重要部分。”陈可辛补充说:“此外,人民币汇率应该逐步自由浮动。一个国家的商品市场和金融相互结合,相互促进,这就要求本币汇率自由浮动,实现完全可兑换。当然,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然而,有必要逐步过渡。这也应该是中国金融资本进入大宗商品领域、增强铁矿石等大宗商品价格在国际市场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条件。”
标题:中国需求或成软肋 “影响力”策略驾驭铁矿石话语权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4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