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47字,读完约4分钟

“十二五”煤化工产业政策依然严峻。

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司长方君实表示:“十二五期间,国家将适度发展煤化工,但政策取向是限制和鼓励煤炭转电。目前,煤化工的发展主要得益于煤炭价格低廉。如果煤炭价格上涨,煤化工行业的经济将下降。”

“十二五”煤化工政策仍紧 地方热情不减

不久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关于规范煤制天然气产业发展的通知》。通知甚至严厉指出,在国家出台明确的产业政策之前,煤制天然气及配套项目由国家发改委统一审批,地方政府不得擅自审批或备案煤制天然气项目。

“十二五”煤化工政策仍紧 地方热情不减

这意味着以煤制天然气为代表的煤化工项目将继续被“冷处理”,煤化工项目的开发将经过更严格的审批程序。

一些业内人士曾做过形象比喻:“在没有成熟的煤化工项目先例的情况下,这就像是一场盛宴。如果肉没有煮熟,它会播放一首欢迎歌。客人怎么坐?”

与紧缩的国家政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地方政府发展煤化工产业的热情很高。山西、内蒙古、新疆、宁夏等资源型省份都把煤化工作为延伸产业链、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手段。国家政策和地方选择之间存在矛盾。

“十二五”煤化工政策仍紧 地方热情不减

煤化工再次被“冷处理”

煤化工是一项巨大的资源系统工程,涉及煤炭资源、水资源、生态、环境、技术、资金和许多社会支持需求,尤其是水资源和环境因素。资源环境承载力是煤化工发展的制约因素。

“十二五”煤化工政策仍紧 地方热情不减

“煤制天然气是煤化工项目中碳转化率最高(50%以上)的项目,最受投资者青睐。即便如此,国家发改委还是出台了产业政策,不会让地方发展。”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601857)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副院长石贤平告诉记者。

“十二五”煤化工政策仍紧 地方热情不减

石贤平说:“目前,全国已率先开展煤化工试点,试点项目已经确定。“十二五”期间,煤化工政策不会有大的变化,煤化工项目也不会遍地开花。除非国际油价升至每桶200美元,否则这只是一种极端情况。”

“十二五”煤化工政策仍紧 地方热情不减

可以看出,如果不发生事故,煤化工政策在“十二五”期间将继续受到严格限制。

2009年5月发布的《石油化工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明确指出,要坚决遏制煤化工产业盲目发展势头,积极引导煤化工产业健康发展。未来三年,我们将停止审批焦炭、电石等单纯扩大产能的煤化工项目,原则上不安排新的煤化工试点项目。

“十二五”煤化工政策仍紧 地方热情不减

这是否意味着在试点项目结束前停止批准所有煤化工项目?

在一次采访中,国家能源局的人给出了这样的回答:“有批准条件的项目也将获得批准。例如,对于煤层气项目,除了煤制天然气项目建设所需的煤炭、水资源和配套管网条件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相应的储运条件以及副产品的利用将成为未来项目审批考虑的重点。”

“十二五”煤化工政策仍紧 地方热情不减

原化工部副部长潘连生在一个关于煤化工可持续发展的论坛上说:“在水资源充足、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适度发展煤化工,限制煤炭中转区和水资源稀缺地区发展煤化工,禁止在环境容量不足的地区发展煤化工。”

“十二五”煤化工政策仍紧 地方热情不减

这一声明意味着,面对严格的政策限制,一些省份将受到国家部门的青睐。这已经在内蒙古得到了验证。

最近,内蒙古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完成了《以胡宝、湖北为核心的黄河经济带重点产业发展规划》,具有战略指导意义,明确了内蒙古西部的产业发展格局。

“十二五”煤化工政策仍紧 地方热情不减

根据规划,我们将努力把内蒙古西部七个盟市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新能源和新能源基地、新化工基地和有色金属工业基地。煤化工是内蒙古工业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煤化工产业主要位于大路、大旗和上海寺工业园区,目标是建设世界一流的煤化工产业园区。

“十二五”煤化工政策仍紧 地方热情不减

与国家严格的产业政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上述煤化工园区的所有煤化工项目都已得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批准。

内蒙古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鲍证实,工业规划中的所有煤化工项目都已得到国家发改委的批准。他说:“内蒙古煤炭资源丰富,煤化工是内蒙古的重要产业之一,也是内蒙古的特色产业。国家煤化工政策是国家的宏观调控,项目审批必须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对于有条件发展煤化工的资源型省份,国家将重点发展。”上一页12下一页

标题:“十二五”煤化工政策仍紧 地方热情不减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5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