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35字,读完约3分钟
在成功引入韩亚银行作为战略投资者后,吉林银行离其“上市”目标又近了一步。
汉纳银行6月29日表示,他以每股1.8元的价格购买了吉林银行12亿股股票,并斥资21.6亿元(约合3.16亿美元)收购了吉林银行18%的股份,这一交易已获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
这是韩国金融机构首次购买中国金融机构的股票。hana银行总裁金正泰表示,这笔投资使该银行成为中国东北三省的战略合作伙伴。
6月30日,韩亚银行中国公司的一位相关人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具体的交易构成尚不清楚,但母银行在吉林银行的持股将推动韩亚银行在中国内地的发展。
领导战争,准备上市
事实上,吉林银行和花海银行已经接触了很长时间,但由于金融危机而被搁置。与大多数城市商业银行一样,在扩张业务版图的同时,增资扩股、引入战争投资和登陆资本市场已经成为自然之路。
吉林银行董事长田今年5月表示,该行将在3至5年内上市,并正在积极规划上市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以加快上市进程。
自2008年以来,吉林银行增加了资本和股份。2008年6月17日,吉林亚泰集团(600881)出资3.6亿元认购吉林银行2亿股,每股1.8元。亚泰集团是长春市政府控股的国有企业。2009年3月,亚泰集团再次参与吉林银行增资扩股,支出9.35亿元,占增资后银行总股本的9.86%。
吉林银行是由长春市商业银行、吉林市商业银行和五家城市信用社合并而成,注册资本78亿元。
截至2009年底,吉林银行总资产达到1081.38亿元;资本充足率为11%,拨备覆盖率为150.94%,不良贷款率为1.44%;两年来,累计净利润达到15.64亿元。截至今年3月底,吉林省银行存款余额超过1000亿元。
Hana银行对关键战略市场的“布局”
中央财经大学银行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6月30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吉林银行此时引进战略投资者,一方面是因为快速发展的城市商业银行面临着补充资本的压力,另一方面是通过引进战争投资,“引进智慧”,提高城市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和信息技术水平。
“中资银行选择海外战争投资的目标不一定只有欧美国际金融机构。事实上,韩国银行的公司治理水平并不比它们差。此外,韩国银行的业务模式与中国银行相似,更适合中国。市场。”郭说:
郭认为,“吉林银行与韩国的经贸往来关系密切,而参与中资金融机构,可以说是吉林银行的首选。”
Hana银行于1996年在中国设立了代表处,随后在上海和沈阳开设了分行。2004年,它收购了青岛国际银行的部分股份,并在青岛和山东烟台开设了分行和支行。
半年前,花海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总裁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花海银行将把“差异化竞争”作为其在中国市场的主要战略,未来花海银行将把东北三省和以青岛为中心的山东省作为其重点战略市场,并继续在这些地区拓展业务网点。
选择中国东北的原因是当地外资银行相对较少,而东北与韩国在文化和交流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保证了其相对于其他外资银行的比较优势。
标题:韩亚银行购吉林银行18%股权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5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