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99字,读完约3分钟
受欧洲银行股大幅上涨和第一季度业绩增长的刺激,汇丰控股(简称“汇丰控股”)昨日大幅上涨。截至香港股市收盘,汇丰以77.7港元收盘,上涨5.64%。上周五,汇价一度跌至71.5港元,创下10个月来的新低。
除了上述两个有利因素,一些分析师认为,国际板上市的消息也刺激了汇丰的股价。
昨日,有媒体报道称,汇丰控股首席执行官季芹在电话会议上表示,集团计划今年第四季度在上海上市,相关监管规定尚未出台。这是汇丰(HSBC)高管登上国际板的时间表。去年8月,他们曾公开表示将于今年下半年在中国上市。
事实上,每次汇丰高管披露在a股国际板上市的消息,汇丰的股价都会显示出一些表现。
“汇丰披露的季度报告显示,该公司在亚洲业务呈现正增长趋势,这促使该公司加快在大中华区的业务发展。在内地融资不仅可以获得较高的市盈率,还可以提高公司的知名度,扩大公司的市场份额。”一家香港证券公司的分析师在接受《国际金融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汇丰高管已经表示,如果在内地上市,募集的资金将用于大中华区的业务发展。
根据汇丰(HSBC)的季度报告,亚洲经济在第一季度进一步复苏,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对信贷、财富管理和投资产品的需求迹象仍在继续。随着对理财产品需求的增加,成本效益比与2009年第一季度相比有所上升。总收入也超过了2009年第一和第四季度。
与亚洲的出色表现不同,尽管欧美市场已显示出复苏迹象,但市场前景仍不明朗,因此对汇丰业绩的影响仍有待观察。“稳定和扩大亚洲市场已成为汇丰未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上述分析师表示。
此外,一些内部人士指出,汇丰高调披露其对a股上市的兴趣,在于其与老对手渣打银行(Standard Chartered Bank)的竞争。
就亚洲的发展规模而言,汇丰在运营收入、吸收存款甚至税前利润方面都远远超过渣打银行。然而,如果我们看看中国内地市场,尽管汇丰银行2009年在内地盈利约16亿美元,但如果不包括其在交通银行(601328)20%的股份,其利润并未超过渣打银行。由此可见,如果汇丰能够成为首家国际板,它就能在中国内地市场获得更有价值的芯片。
然而,汇丰成为第一个国际板可能有点暂停。在中国国际金融公司董事长李剑阁看来,这位国际董事更有可能亏损。
5月8日,李剑阁在“第六届中国金融改革高层论坛”上表示,中国证监会正在努力推出一个包括汇丰控股和一些美日企业在内的国际板,这些企业也表达了进入中国证券市场的愿望。
“红筹股的回归将先于汇丰(HSBC)等外资企业。因为红筹公司的主要部门在中国,所以他们只在海外注册。红筹股回归后,外国公司将再次进入,这更有利于市场的稳定发展。”李剑阁说。
标题:汇控筹谋四季度登陆国际板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5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