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33字,读完约3分钟
中国广播网北京3月26日电据中国之音《中央新闻》19时10分报道,距离铁矿石谈判的传统截止日期只有几天时间,消息不容乐观。全球三大铁矿石巨头都明确表示支持铁矿石季度定价机制,这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对铁矿石价格将翻番的预期。
与年度合约的稳定性相比,铁矿石现货价格的波动幅度要大得多。去年第四季度初,国内铁矿石现货价格仅为每吨90美元左右。随着新财年(4月1日)长期铁矿石价格开始日期的临近,价格已达到150美元/吨的高位。
如果今年铁矿石真的按季度定价,并向现货市场靠拢,首先,钢铁企业的利润将大幅下降。该负责人估计,如果被迫接受国际铁矿石巨头90%的提价,中国钢铁企业将为此支付逾2600亿元人民币。钢铁企业可能会将成本转嫁给下游的汽车和建筑企业。
此外,如果今年铁矿石按季度定价,未来有可能进一步过渡到现货定价和指数定价。为了对冲现货市场的波动风险,参与金融衍生品市场将是许多钢铁企业的无奈选择。如果中国钢铁期货对现货价格产生实质性影响,铁矿石掉期合约对长期协议价格机制的影响将逐渐加大,因此“钢铁企业将面临全方位的竞争压力”。中国企业在参与国际金融衍生品市场时缺乏经验和机制约束,铁矿石“金融属性”的增强显然不是中国钢厂目前的好消息。
中国和欧洲对“季度定价”持谨慎态度。商务部此前表示,希望维持铁矿石长期协议的价格形成机制。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司长贾表示,希望继续坚持铁矿石长期协议价格机制,坚决抵制和反对任何形式的垄断。
一些分析师认为,国际矿企很有可能从日本钢厂的铁矿石“季度定价”中找到突破。由于日本钢铁工业的产品相对高端,它们转嫁成本的能力也相对较强。对他们来说,对铁矿石稳定供应的担忧不仅仅是价格。中国钢厂是否会接受铁矿石的“季度定价”仍不确定。然而,从各方反映的观点来看,加快铁矿石定价频率是大势所趋。
代表中国参与铁矿石价格谈判的宝钢董事长徐乐江昨日表示:“目前,铁矿石的供需关系在一段时间内也一直供不应求。已经运行40多年的长期合作机制必须调整和完善,这应该是合理的。范围。”徐乐江还表示,随着供应模式从垄断向多元化转变,需求模式从分散向集中转变,建立长期稳定的航运保障将成为一种趋势,中国钢铁企业将继续追求基于长协的采购模式,提高长协需求的比重。
(中国之声和中国广播网联合推出新闻线索提供平台。你可以发送新闻线索到电子邮件地址:xwxs@cnr。我们将派记者调查事件,报道事实,并在第一时间揭露真相。(
相关主题:
2010年铁矿石谈判
标题:三大巨头青睐季度定价 加剧铁矿石涨价预期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9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