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139字,读完约5分钟
加速市场复苏催化乳制品企业扩张
来自国家乳品工业技术体系乳品经济研究办公室的信息显示,当前全国乳品消费市场仍以价格上涨为主,一些前期没有提价的乳品企业经不起成本上涨和液态奶价格上涨的压力,主要是南靖威钢、深圳陈光等地方巴氏杀菌奶企业,但受干旱影响,云南乳制品价格已全面上调。在一些城市,刚刚提价的奶粉企业已经开始促销、降价或赠送玩具,包括多美滋、美赞臣和惠氏等外国品牌,以及伊利和盛源等国内品牌。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3月份规模以上乳制品企业的乳制品产量(包括液态奶和干乳制品)为168.25万吨,同比增长11.30%,其中液态奶142.33万吨,同比增长11.18%,干乳制品25.92万吨,同比增长11.95%。与2月份相比,3月份液态奶和干乳制品的增长率都有所提高。分析人士认为,去年3月,虽然中国乳制品市场尚未完全复苏,但当时产量仍在增长,但增长率很小。今年的大幅增长表明该行业的复苏正在加速。
近期国内外上市的乳品企业年报均已出现:销售额前八位的分别是蒙牛257亿元、伊利243亿元、光明79.43亿元、三元23.8亿元、圣元19亿元、贺飞18.5亿元、银桥17.5亿元和新希望(000876)13.86亿元。其中,蒙牛净利润最高,其次是伊利;在“三部曲”战略成功推进的基础上,光明的净利润同比增长4.08亿元;三原销售额大幅增长,导致三鹿整合和市场发展亏损;盛源的销售额持续下降,但仍未摆脱亏损;贺飞继续增长,银桥成功扭亏为盈;去年上市的澳友净利润增长1.6倍,今年1月上市的黄石乳业(002329)业绩稳步增长。
基于乳制品行业的乐观前景,国内各大乳制品公司纷纷扩张。三元股份(600429)宣布,与唐山三鹿和康生乳业相关的所有权益已分别委托河北三元和三元股份经营管理。此外,三元股份有限公司已通过《关于参与土地使用权招标的议案》,将在北京市大兴区投资建设乳品工业园。光明乳业(600597)已启动马桥工业园建设,通过搬迁和技术创新,建立了生产技术先进、管理体系完善、检测手段齐全的现代化乳品加工园区基地,加快了企业集约化和规模化,提高了生产和经济效益。伊利宣布将在山东省临朐县新建一个日产超高温灭菌奶900吨、冷饮140吨的项目,投资金额为3.9008亿元。
上游冷热不均
人们对散户投资者过快退出存在隐性担忧
乳制品行业的下游销售市场已经加速复苏,而上游原料奶的短缺却没有得到缓解。据国家乳品工业技术体系乳品经济研究办公室称,一些乳品企业仍在各地抢奶,但在地方政府的强力干预下,并未出现大规模恶性抢奶事件。
据《荷斯坦》杂志监测的大型牧场的牛奶价格显示,4月份原料奶价格仍处于高位。北京和湖北只有两个牧场大幅降低了牛奶价格,其中大部分与3月份相同,而六个牧场大幅提高了牛奶价格。中国西北地区的牛奶价格在3月份有所下降,但现在又上涨了,一些牧场的牛奶价格甚至超过了2月份的价格。
业内专家认为,目前牛奶价格继续保持在较高水平,这主要是受该国原料奶短缺的影响。此外,由于气候原因,谷物和饲料价格将上涨,原料奶的生产成本不会下降;国际市场乳制品价格大幅上涨,国内企业将逐步将原材料采购转向中国。由于上述原因,原料奶价格很难下降,除非发生类似三聚氰胺的事件,导致消费量急剧下降,目前的高水平运行将持续一段时间。
受国内原料奶短缺影响,1-3月进口奶粉11.26万吨,3月进口4.11万吨。前三个月,进口量接近去年的1/2。因此,海关总署对原产于新西兰的奶粉启动了特别关税保护措施。专家表示,总体而言,受冻害、沙尘暴、干旱等恶劣天气影响,部分地区疫情引发散户恐慌,部分奶农加快淘汰奶牛,导致部分地区库存下降,导致原料奶严重短缺,刺激进口需求,奶粉进口创新高。然而,从市场反应来看,它并没有对中国的奶粉市场产生影响。这表明原料奶的短缺比相关的统计数字更为严重。受国际市场乳制品价格上涨和乳制品消费淡季到来的影响,预计第三季度中国奶粉进口势头将放缓。
受原料奶价格上涨的影响,许多地方政府和牧场对上游乳制品行业持乐观态度,全国各地新扩张牧场社区的步伐正在加快。约10,000头牧场项目也相继启动。进口奶牛的势头越来越大,国内主要乳制品公司也在加快牧场建设。奶牛进口继续大幅增长。统计显示,3月份全国进口牛13565头,同比增长6.8倍;第一季度,中国进口种牛29138头,同比增长15倍,接近去年进口总量的3/4。
一方面,大规模牧场继续取得长足进步,而另一方面,散户投资者突然退出乳制品行业。根据国家乳品工业技术体系乳品经济研究室专家的分析,虽然原料奶价格持续高位运行并略有上涨,但玉米价格涨幅高于原料奶,牧草价格上涨也降低了奶农的利润。由于原料奶质量高,大规模牧场按合同向乳品公司支付牛奶,收入有保障,生活更美好。然而,原料奶的价格对于散户来说是很低的,而且由于原料奶质量被拒绝,收入更难保证。此外,许多乳品公司要求奶站至少接收1.5-2吨牛奶,这无疑加快了散户投资者的撤离。据报道,山东和黑龙江的一些散户开始退出乳制品行业。
专业人士对此并不担心。“尽管这一迹象有利于中国奶业的大规模发展,但考虑到中国的原料奶供应仍由散户主导,过快退出也将损害行业的稳定发展。”
标题:乳业复苏提速 亦有隐忧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5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