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23字,读完约3分钟
4月30日,《氮肥行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各大网站上发布。本意见由中国氮肥工业协会和多家生产企业共同起草。许多专家表示,这种观点更多的是针对NDRC,希望这种“砖头”能吸引来自NDRC等部门的玉石。
氮肥行业产能过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根据行业数据,2009年氮肥总产能达到6500万吨,国内消费量仅为5000万吨左右。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盲目投资仍在继续。据不完全统计,在建、改扩建项目中合成氨和尿素产能约为500万吨。如果不加以管制,尿素产品的供过于求将变得更加严重。
对此,《意见》提出尽快制定科学可行的合成氨和氮肥行业准入条件。按照总量平衡、优化存量、节约能源(资金)来源、保护环境、合理布局等可持续发展原则,重点升级改造现有企业,严格控制新增产能建设,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这个意见主要是解决氮肥产能过剩的问题。但是,鉴于行业协会不是政府部门,这一意见的作用有限,更多的是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国务院提出建议。”国投证券分析师徐文峰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采访时表示。
北京东方依格农业咨询有限公司分析师徐宏志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采访时也表示,NDRC并不了解每一个行业,其信息的主要来源是各行业协会。这一意见可能触动NDRC的神经,促进在国家一级引入相关政策。
在徐文峰和徐宏志看来,行业协会发布的行业指南无法突破地方利益的束缚,氮肥行业需要国家层面率先“退烧”。氮肥行业不仅能有效刺激地方gdp,还能为地方农业生产服务,地方政府对项目的推动作用非常强。
“在国家一级,自从取消化学工业部以来,没有任何有关部门对这个行业给予更多的控制。整个行业也缺乏合理的规划。”徐文峰说道。
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China Sankei Shimbun)采访时,一位参与编写《意见》的业内人士也表示,未能有效遏制投资热的关键在于地方政府的审批权力,这仅靠行业协会是无法解决的。
在“地方保护伞”下,这些制造企业不仅可以在地方政府的帮助下挤出或阻挡“外来者”,还可以获得廉价的原材料。“即使企业的生产工艺先进,管理科学,面对巨大的成本优势也无法发挥。”徐文峰说道。
这正是许多生产企业能够在煤炭和天然气等原材料价格高企的情况下生存下来并进一步扩大生产的原因。“目前,每吨氮肥的生产成本约为1650元,而氮肥在一些地区仅售1400元。这个谜是不言而喻的。”徐文峰说道。
对此,徐文峰建议,国家应对氮肥行业进行总体规划,并对新建和扩建项目加以限制。在提高准入门槛的同时,我们还应该建立全面控制。上述业内人士还指出,在设定门槛时,不应以产能为基础,而应以节能、环保和安全生产为主要指标。氮肥行业产能趋于过剩已是不争的事实,以产量为标准是不合适的。
徐宏志认为,由于氮肥行业涉及农业生产,应该稳步推进。产量阈值可设定为30万吨,环保和节能阈值应符合高标准。
最后,上述人士表示,《意见》仍不是最终稿,需要各方进一步讨论和修改。
标题:铁腕调控落后产能 氮肥协会抛砖引玉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5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