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58字,读完约2分钟
新华社杭州5月13日电随着第三期纯余热发电项目近日正式并网发电,成立不到20年的浙江远力金属制品集团有限公司不仅通过新循环发电项目实现了清洁生产,而且一次发电不需要国家电网。
远力公司位于浙江省衢州市,是集采矿、炼焦、炼铁、炼钢、轧钢和金属制品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金属制品母公司,年产铁矿石100万吨,钢材320万吨。
几年前,用电问题一直困扰着远利公司。远利公司从外地搬到衢州时,遇到了浙江省的缺电问题。“当时,很多生产线都停了,我在想,如果我能发电该有多好。”远利公司董事长叶新华说。
这场难忘的电力危机迫使远利公司节能降耗。叶新华走访了全国所有大型钢铁企业,最后引进了两条新的清洁焦炉生产线。
叶新华表示,两条生产线每年可生产130万吨焦炭,同时安装6台余热发电机组,利用尾气余热发电9.8万千瓦,占公司总用电负荷的55%。
品尝了这种甜味后,远利公司利用高炉炉顶的压力差建造了一个余压发电项目,利用高炉的余压燃气烧锅炉,用汽轮机代替高炉鼓风机电机等。
“这些发电项目的总装机容量占整个公司总电力负荷的95%。目前,远力公司在国内同行业中自发自用电比例最高,已经可以实现负能耗炼钢。”远利公司的电力专家许李阳说。
许的“负能耗炼钢”,意味着远力公司已成为国内同行中第一个自给自足的网上送电供电企业。
衢州的许多人都记得,去年冬天,由于气候原因,当地的50万伏变电站被冻结并发生故障。市电力局向远利公司寻求支持。远利公司立即调整生产,向大电网送电,保证了部分城乡居民的正常用电。
近年来,远利公司经历了两次大规模电网停电,一次是7天7夜,另一次是2天2夜。在没有外部电力传输的情况下,公司仍然可以通过自身发电和在隔离网络中运行来实现安全生产。
让叶新华高兴的是这样一个“成本账户”:与同类企业相比,远利公司每吨钢的生产成本低于400元人民币。
“根据每月20多万吨钢的产量,一个月就可以比其他公司多节约数亿元,相当于一年内光伏费增加约10亿元。”叶新华说。
衢州市经委官员刘根宏表示,远利公司的探索只是一个缩影。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正成为许多高能耗、高污染的中国传统企业的必然选择。
这一“负能耗炼钢”企业的意义在于,在中国,钢铁行业一直被视为“电力大消费者”,这是行业内不争的事实,远力公司几乎推翻了这一判断。
标题:中国一钢铁企业实现“负能耗炼钢”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5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