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76字,读完约3分钟
港币7.65元。
这是达芙妮国际(210.hk)5月13日的收盘价,比去年tpg宣布投资达芙妮时每股不到3港元的价格高出150%以上。
但这不是tpg所能承受的价格,因为它对达芙妮的“改造”才刚刚开始。
2009年6月,tpg向达芙妮投资5.5亿元人民币进行战略投资。根据双方协议,tpg认购达芙妮于2014年到期的无担保可换股公司债券,该债券可按特定条款转换为达芙妮的普通股,初始行使价为每股3.5港元。与此同时,tpg还将以每股4港元的行使价向达芙妮购买1亿份权证。
2009年9月,tpg董事总经理兼合伙人加入达芙妮担任非执行董事,tpg营运董事金振军加入达芙妮担任马的候补董事。
去年底和今年年初,tpg向Daphne介绍了四位新高管,包括首席财务官、供应链管理副总裁和人力资源副总裁。
和以前一样,达芙妮认识到了自己对“去家族化”的定义,无论是董事会还是管理层。
达芙妮风格的“去家庭化”
事实上,在引入tpg投资之前,达芙妮的银行账户里有大量现金。
tpg的引入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达芙妮的“心结”。
2007年8月,一名名叫张文一的男子被台湾警方逮捕,并被送回台湾服刑。针对这一消息,达芙妮的股价暴跌26.44%,创下自1996年11月8日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
张是达芙妮的创始人之一。尽管达芙妮很快澄清了张文一被捕的原因与此无关,但达芙妮的股价在2007年余下的时间里依然低迷。
当然,性能之间也有关系。达芙妮在2006财年的表现比市场预期的还要糟糕。摩根士丹利、花旗集团等机构相继下调达芙妮的评级,这也使其低迷的股价雪上加霜。
达芙妮认为“这两件事使资本市场对公司治理产生了极大的怀疑”,而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们认为家族企业缺乏公司治理。
为了消除这种疑虑并改善企业形象,达芙妮认为他们需要“去家族化”,至少让投资者看到他们在这方面的努力。
他们最终决定“找一个独立的人加入公司的董事会”。
在与许多基金谈判后,tpg成为了最终的赢家。根据协议,如果东方神起的所有债券和认股权证全部行使,在增资后东方神起将获得达芙妮国际14.5%的股份。
然而,根据2009年12月31日的年报,陈和张家族成员持有达芙妮45%以上的股份,仍然是达芙妮的主要股东。他们在董事会也有两个席位:陈英杰是董事长,创始人之一的陈贤民(陈英杰的叔叔)是总经理;的两个儿子、张也分别担任执行董事。
作为投资者,tpg代表马雪征以非执行董事的身份进入达芙妮董事会,金振军担任候补董事。“一旦马雪征不能参与达芙妮的事务,金振军将对此负责”。
谈到“去家族化”,一个可以借鉴的例子是同样由台湾人创办的一家企业的自然美(引文、信息、评论)(00157.hk):从所有制结构到董事会,再到高管层,“走到尽头”。
对此,达芙妮坦言,与tpg进入前相比,陈家和张家在股权和董事会层面“变化不大”,但他们认为,在高管层面,“达芙妮的职业管理化程度很高”。
这也与tpg的风格有关。在投资了一家公司之后,tpg常用的做法之一就是引入自己的管理团队。
甚至在达芙妮。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标题:TPG操盘“再造”达芙妮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6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