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30字,读完约3分钟

真正打破石油行业的垄断,是从流通领域打开一个缺口。推动这一进程的是强大的中央企业,而不是每年写信的民间力量。

新的中央企业如中国化工集团和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正试图打破这一壁垒,进入这个利润丰厚的领域。此前,一大批中央企业无一例外地进入房地产行业,并多次将地主武装起来。然而,他们的进入促进了住房价格的上涨,这受到了政策的强烈限制。现在他们的目标是石油贸易。

央企进军炼油行业 中石化力护进口垄断地位

一个月前,中石化以书面形式向有关部门提交了一份报告,强调在现有条件下不应调整现行原油贸易管理模式,并建议国家继续严格管理原油进口,禁止非法向地方炼油厂供应进口原油。

央企进军炼油行业 中石化力护进口垄断地位

这是中石化首次通过书面报告提出建议,强调维护现有原油进口贸易体系。这一举措被认为是对此前有关企业和行业协会提出的修改中国现行原油进口贸易管理模式的回应。

央企进军炼油行业 中石化力护进口垄断地位

中石化的建议可能不会被完全采纳。相关政策部门一直在推进现行原油贸易管理模式的改革。该政策实施已有8年,非国有贸易进口原油只能用于中石油和中石化的炼油加工,可能会有所调整。一些相关的当地炼油厂预计将直接获得进口原油资源。

央企进军炼油行业 中石化力护进口垄断地位

中石化赶时间

在上述报告中,中石化建议维持现有的石油市场管理体系,加强对原油进口的监管,严格管理现有的原油贸易。

据说中石化的提议包括:提高准入标准,包括停止发放国有原油进口许可证;加强进口配额政策,包括尽可能将配额分配给三大石油集团。中石化甚至提议限制进口原油的使用。包括非国有贸易进口的原油,不得供应给地方炼油厂,这是非国有贸易原油进口管理的核心和关键。

央企进军炼油行业 中石化力护进口垄断地位

中石化高管曾公开表示,不得放开对进口原油的控制,否则将重蹈铁矿石的覆辙。现行原油贸易管理模式是在广泛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实施的,集中进口管理关系到行业发展和市场稳定的大局。

央企进军炼油行业 中石化力护进口垄断地位

2009年,我国成品油价格新机制实施后,地方炼油企业的盈利能力迅速提高。为了增加这些炼油能力的原油供应,许多企业提出通过各种渠道修改现有的石油管理系统,允许当地炼油厂使用进口原油,并要求当地炼油厂有更多机会进口原油。

央企进军炼油行业 中石化力护进口垄断地位

今年3月,在“两会”期间,中华全国工商联石油商会提交了“促进原油进口适度多元化,拓宽进口渠道”和“改善地方炼化企业发展环境,促进成品油市场多元化供应”两个议案。

央企进军炼油行业 中石化力护进口垄断地位

该提案建议国家允许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地方炼油企业进口原油自用。适当放宽享有原油进口业务资格的企业的批发权和自主经营权,允许非国有原油进口配额在市场上流通,可以出售给两大集团以外的地方炼油企业。

央企进军炼油行业 中石化力护进口垄断地位

河北省工商联石油商会会长齐放表示,地方炼油企业每年都通过自己的渠道与相关部门进行汇报和沟通,争取更多的油源和政策支持。

此外,在最近的几个石化行业论坛和会议上也听到了类似的声音,并不时听到呼吁适当放宽进口原油配额以缓解炼油厂的生存困境。上一页123下一页

标题:央企进军炼油行业 中石化力护进口垄断地位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6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