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038字,读完约5分钟
该行业的复苏不是简单地恢复原有水平,而是经过一系列调整后的升级。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纺织业面临劳动力成本上升、土地成本上升、环境、资源和能源压力。因此,转变发展方式是中国纺织业面向未来的必由之路
在最近结束的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春夏)博览会上,蓝晶集团与克恩纤维公司的战略合作聚焦于行业的目光,人们聚焦于一种将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推广的创新功能纤维。
业内人士认为,蓝晶集团与克恩纤维公司合作推出的新型维软纤维,能够设计出保暖性优异的纺织面料,被视为纤维领域的一场革命。对比维软纤维针织物和纯棉针织物的隔热性能,发现前者的隔热性能比后者高30%左右。
纤维领域的这场小革命给落后的产能带来了冲击。蓝晶集团纺织纤维事业部全球营销总监迪特尔·伊金格博士告诉记者:“表面上,蓝晶为全球纺织市场提供了更多的纤维技术解决方案,但实质上,它向全球纺织行业宣告,只有创新才能赢得市场,而这一切的前提必须是淘汰落后产能。”
结构调整:针对落后产能
据记者了解,中国纺织行业应对后金融危机的首要任务是减少生产和升级,控制低水平纺纱、织造、染整生产能力的增长,鼓励优势企业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增强核心竞争力。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玉舟表示,行业的复苏不是简单地恢复原有水平,而是经过一系列调整后的升级。他认为,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各国都在争夺技术的制高点,而中国纺织业面临着劳动力成本上升、土地成本上升、环境、资源和能源等压力,因此转变发展模式是中国纺织业面向未来的必由之路。他说:“中国纺织工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应由主要依靠劳动力的比较优势转向主要依靠创新,大力推进自主研发,引进消化,加快技术改造,淘汰落后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科技和品牌对纺织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面对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挑战,我国部分纺织行业产能相对过剩的矛盾依然存在。随着国内竞争的加剧和价格的下降,市场供过于求的矛盾更加突出。以棉纺企业为例,企业效益的下降主要表现在生产效率低下,这主要是由于相当比例的技术和设备落后。目前,“三无一技”技术装备的占有率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中国清梳联的比例为42%,国际水平为60%;自动络筒机在中国占53%,在世界占95%;无梭织机在中国占42%,在世界上占80%以上。欧洲每万锭棉纺工人不足30人,而中国工人平均约150人,导致生产成本高,制约了行业竞争力的提高。同时,产品品种不能完全满足高端市场的需求,也不能完全满足高档针织品和纱线及坯布对高档梭织面料的需求。棉纺行业技术装备的现状也反映了整个纺织行业技术装备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振兴规划:探索创新之路《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
特别强调的是,在消除落后生产能力方面应取得实质性进展。到2011年,要淘汰高能耗、高耗水、低技术水平的印染产能75亿米,淘汰落后化纤产能230万吨,加快淘汰落后棉纺毛纺产能。
“旧的不走,新的不来。”这是杜玉舟对纺织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的比喻。“2009年是化纤行业淘汰落后产能能力最强的一年,这不仅是政策刺激,也是市场竞争的结果。”中国化纤协会会长郑志艺表示,2009年,化纤行业以前所未有的努力淘汰了137.2万吨落后产能。以聚酯工业为例。目前,行业门槛至少是每天900吨或1200吨。这使得年产30万至40万吨的企业能耗水平下降20%,综合成本下降15%。“这一技术进步也使中国化纤产品的结构分化率提高了5个百分点,增长速度创历史新高。”
淘汰落后产能后,资本不仅没有离开纺织行业,还转向发展先进生产力。据报道,一吨竹纤维可以比普通棉浆纤维多卖5000元到6000元,但成本要低2000元,一吨碳纤维可以增加利润20万元。同等产能的竹纤维产值是普通纤维素纤维的1.5倍,毛利率是普通纤维素纤维的2倍河北化纤有限公司总经理宋告诉记者,竹纤维最大的创新价值在于其原料周转率是普通纤维素纤维的4-8倍。目前,中国高科技纤维已初具规模,基本满足了空航空、航天和军工的迫切需要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今年年初获得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如意纺织,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纺织工业的创新能力。这种技术的出现可以将纱线支数提高到500,这使得纺织面料有可能超高和轻。现在,利用如意纺纱技术,羊绒面料可以比最薄的丝绸面料薄,这使得意大利等发达国家掌握纺织加工最先进技术的人远远落后。不仅如此,依靠这种技术,以前不能大规模使用的木棉和大麻可以纺成细纱,织出高档织物,包括过去难以使用的落地羊毛和落地棉等下脚料。国际羊毛局亚太区总裁帕斯卡尔·辛科夫(Pascal Synkov)评论说,“如意纺”技术不仅突破了技术,而且将中国的创新能力引向了世界。
随着工业技术的升级,纺织工业的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业内人士指出,《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为中国纺织工业的发展绘制了具体的路线图和时间表。通过淘汰落后设备和产能,坚持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是纺织行业调整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最终实现全面振兴的关键。
标题:纺织业升级换代机会来了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6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