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85字,读完约3分钟
最近,民间借贷市场就像夏天的天气,又开始着火了!
“最近,我每天都接到很多咨询贷款业务的电话,业务量同比增长了20%左右。”青岛五色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顾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五色土”是中国第一家专门从事个人抵押贷款业务的公司。经理顾告诉记者,他预计下半年的业务量会有所增加。
顾经理的情况并不特殊。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邢星小额贷款公司副总经理王玮琦也表示:“目前,我们已经发放贷款7000万元。我们不是不能借出剩余的资金,但我们正在选择客户。”。
据了解,3月份以来,青岛、温州、广州民间借贷业务量大幅增加。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借款需求的增加,借款利率也随之上升。
王玮琦预测“3%的月利率可能不会持续太久。因为随着流动性持续萎缩,越来越多的人将会缺钱。一旦形成供不应求的局面,利息可能会迅速增加。”
根据国家规定,小额贷款的最高利率应为银行贷款的四倍(短期贷款的月利润为1.62%)。然而,这条“红线”似乎并不适用于日益流行的私人借贷。据有关媒体报道,3月份广州等沿海城市民间借贷月利率普遍达到5%-10%,折算年利率为50%-60%,而深圳等地的调查甚至显示年利率达到100%。
在民间借贷利率飙升的背后,在业内人士看来,它只是反映了当前资本供求关系。浙商研究会执行理事杨一清分析称:私人资本具有无与伦比的敏感性。令人惊讶的是,他们已经感受到了市场流动性收紧的后果。虽然民间借贷的利率需要一段时间才能逐渐提高,但总的方向已经相对清晰。接下来,钱会越来越紧。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再次强化了这一预期。4月份cpi同比增幅创下18个月来新高,接近通胀警戒线。在这方面,经济学家预计,在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后,将有可能出台更为严格的措施(如提高利率)。
“根据过去的经验,宏观经济政策是紧缩的。一旦市场上的资金变得稀缺,中小企业往往首先被“监管”出去。”清华大学长江三角洲研究所民营企业研究中心的专家曾水良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银行为了商业利益,更倾向于选择信用良好的大企业。然而,随着经济的改善,许多中小企业现在需要金融支持,所以他们只能转向民间借贷市场。
事实上,在年初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后,大型国有银行对小企业的贷款比例已经下降。根据央行3月份发布的对5000家小企业的抽样问卷调查,就今年新增贷款而言,截至1月底,小企业新增贷款占企业新增贷款的19.7%,比年初下降了5.2个百分点。
分析师指出,自5月10日起,央行今年第三次将存款准备金率上调0.5个百分点至17%,资本环境的临近将使银行贷款更加“稀缺”。
在紧缩货币政策和产能扩张的双重打击下,中小企业再次遭遇“缺血”,民间借贷开始“雪中送炭”。然而,另一方面,风险也会增加。著名金融评论员马红漫提醒说,过度的私人借贷成本也会阻碍企业的成长。
曾水良还告诉记者,“民间融资联合保险偶尔可以帮助企业度过资金短缺的难关,但更多时候无疑是饮鸩止渴。”融资利率越来越高,许多公司将不堪重负。”
"私人借贷市场再次繁荣,这可能更像是一个警告."马红漫指出,国内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由来已久,但尚未形成有效的解决方案,企业活力受到损害。这是导致货币政策调整“伤害”民营经济的制度根源。他提醒,在解决中小企业贷款市场错位的痼疾之前,任何信贷控制措施都必须全面考虑其负面危害,以免对市场经济活力造成无端打击。
标题:民间利率飙升围困中小企业资金链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6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