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55字,读完约4分钟
内衣是科技、工艺和时尚不可或缺的产品,所以门槛更高。在内衣市场的高端阵营中,大多数都是来自意大利和法国等奢侈品国家的品牌。他们依靠美丽的设计、精湛的工艺和悠久的历史牢牢占据了金字塔的尖顶;中高端市场主要由德国的黛安芬、日本的瓦格纳和香港的安立芳占据。在这些品牌中,历史最短的安已有近50年的历史,而戴安·芬是百岁老人。作为唯一可以跻身其中的中国品牌,它只有17年的历史。
在爱木成立之初,产品的价格还不到瓦格纳的1/4,但现在,这两种产品的价格几乎是一样的。艾木讲述的不是一个如何利用成本优势超越国际大品牌的励志故事,也不是一个以“中国时尚”为品牌号召力,打出民族牌的故事,而是一个普通中国企业凭借自身的技术、品味和在与国际大品牌的竞争中对市场的精准定位赢得一席之地的故事。
从钢铁到内衣
即使在如今,当跨境发展成为常态的时候,张从一名研究涂料的大学教师转变为女性内衣品牌的掌舵人,还是有些出人意料。1991年,北京钢铁学院(北京科技大学的前身)的研究生张发现了一种叫做记忆合金的材料。其应用之一是女性内衣的支撑钢圈。当时,中国很少有制造商在黄铜中添加钢圈,但一些日本企业已经开始应用这项技术。张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市场机会,所以他致力于“记忆合金文胸”的研发。
当张拿着第一批产品去北京的一家内衣厂销售时,他们热情地接待了这个看起来相当优雅的“高科技”年轻人,但并没有接受他的产品。当时,中国消费者对女性内衣的要求仅仅停留在功能上,这种功能性要求只是最基本的“舒适”,很少提出“支撑”和“塑形”的要求。此外,在体制改革过程中,很少有国有企业真正认为创新对它们有重大意义。
如果你能拥有自己的内衣厂,你可以推广使用记忆钢圈。这个念头不时闪现在张的脑海里。第二年,机会出乎意料地来了,张正式接管了陷入困境的北京华美时装厂,他通过销售涂层刀片积累了第一桶金。就这样,他正式开始了内衣帝国的创建。1993年,艾木品牌正式推出。
此时,一些国外品牌已经完成了在中国大陆市场的基本布局。在这些品牌中,不仅有德国最大的内衣品牌黛安芬、东南亚第一内衣品牌华格纳、还有成立20多年的香港品牌安等。因为内衣穿得离身体很近,所以它会和骨骼和肌肉联系在一起。因此,小内衣涉及到材料、人体工程学、服装力学和造型等多学科知识,因此被认为是最复杂的服装设计。如果说本土成衣品牌与国际品牌的差距更多地体现在设计上,那么本土内衣品牌与这些国际品牌的差距主要体现在技术差距所导致的产品质量上。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艾木一直专注于如何缩短与国际大牌的质量差距。
以科技为切入点切入内衣行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注定爱情在提高产品质量上更“理性”和“科学”。内衣行业之所以质量与历史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因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女性体型差异很大,每个成熟的品牌往往凝聚了多年的数据和积累。1999年,爱牧与北京服装学院共同成立了北孚-爱牧人体工程学研究所,并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一套独具特色的中国女性体质数据库。
在设计方面,中国直到去年才第一所大学开设内衣设计专业。过去,内衣企业的设计师都是从现成的设计师转型而来的。与成衣设计师相比,内衣设计师需要掌握更广泛的知识,有更精确的尺寸要求,而且他们在生产技术和成衣上也有很大的区别。所有喜欢招聘的成衣设计师都会在简单培训后被送到工厂实习一年。在这一年里,他们将学习如何像车间里的工人一样做衣服。爱坚信,只有通过这样的培训,设计师才能打好基础,成功完成从成衣设计师到内衣设计师的转变。上一页123下一页
标题:从钢铁到内衣:赢得“爱慕”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6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