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98字,读完约5分钟
在2010年铁矿石谈判结束之前,全球第三大铁矿石生产商必和必拓(BHP Billiton)暗示,设定铁矿石年度价格的旧机制正在“失去意义”。
据悉,从2010年1月底开始,必和必拓近一半的客户已经开始采用与现货市场挂钩的定价体系。如果价格是根据这一体系设定的,国内钢厂将不得不支付更高的成本。
TEDA奇胜矿产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同和表示,最有可能按照印度的运作方式进行现场招标。“这样,在同样的条件下,交易者就会抬高价格,扰乱市场,以攫取商品。”
然而,首钢集团一位高管认为,目前主要是推高价格,与现货市场挂钩的定价体系难以在短时间内实施。“这更像是一个烟雾弹。”
担心
必和必拓在2009年12月发布半年度生产报告时表示,从澳大利亚交付的铁矿石通过“短期参考定价”达到创纪录的46%,其余部分以年度合同价格出售。
早在7月,必和必拓就表示,通过短期定价出售的铁矿石占其出货量的三分之一。相比之下,现货部分的比例有上升趋势。
目前,巴西淡水河谷(Vale)和力拓(Rio Tinto)生产的大部分铁矿石仍以年定价出售,但值得注意的是,力拓正在逐步增加现货销售。
"现货价格远高于长期利润。"刘同和说道。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粗钢总产量达到5.69亿吨,同比增长13.46%,创历史新高。其中,进口铁矿石冶炼加工产量近4万吨,占全年粗钢产量的69.62%,即2009年中国对进口铁矿石的依存度达到69.62%。
受粗钢产量上升的推动,铁矿石需求也大幅增加,矿石进口大幅增加。2009年12月,进口铁矿石6216万吨,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80.02%。2009年,中国进口铁矿石6.28亿吨,比2008年大幅增长41.53%。
由于铁矿石市场起步相对较晚,印度大多数主要矿山现在都通过现场招标出售铁矿石。“据估计,澳大利亚的矿山也想用这种招标方式,看看谁会以更高的价格出售它。”刘同和说:“这样一来,贸易商就会打价格战,互相提价,整个市场就会混乱。”
刘同和更担心的是,一旦实行这种与现货市场挂钩的定价制度,国内外的大贸易商就可以凭借自己的优势获得第一手的矿山,然后转售出去,价格会更高。
“现在有许多大贸易商出售从谢场矿场带来的一些矿场作为现货,赚取差价。”刘同和说道。
中国2010年铁矿石谈判的底线是30%。不过,据报道,力拓已经完成了与日本和韩国的第一轮谈判。前者要求铁矿石协会的价格在2009年的基础上提高40%左右。
“如果你的业务增加40%,你就做不到。”刘同和说,“更不用说现货价格了。”根据我的钢铁网络估计,现货价格对长期合同价格的溢价达到88-90美元/吨。
烟雾弹?
截至发稿时,记者无法联系到必和必拓的相关人士。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和中国钢铁协会的负责人不愿对此置评。
然而,首钢的一名高级官员表示,由于铁矿石谈判目前陷入僵局,必和必拓在这个时候发表了这样的言论,希望借此减少中国的谈判筹码。"有人怀疑放置了烟雾弹。"
现行的国际铁矿石价格谈判机制始于1981年,至今已有27年的历史。一年一度的铁矿石基准价格谈判每年11月举行。
在亚洲和欧洲,铁矿石谈判分别以日本和德国为代表,全球钢铁制造商开始与国际铁矿石供应巨头谈判,最终确定未来一年的长期协议铁矿石价格(即长期协议铁矿石价格),也称基准价格。
长期以来,谈判的基准价格是离岸价(不包括运输成本)。任何一个供应商和需求方,只要率先就采矿价格达成一致,就成为第一价格,并被其他各方无条件接受。
2003年,中国铁矿石进口量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一。从第二年开始,中国开始参与铁矿石谈判。然而,在亚洲,三大铁矿石巨头一般与日本和韩国企业签订初始价格,这一般高于国内铁矿石价格要求的底线。
目前,由于铁矿石贸易的高度垄断,必和必拓、力拓和淡水河谷这三家铁矿石生产商控制了全球铁矿石运输市场的70%以上。在过去的六年里,“中国价格”从未实现。
“但这并不意味着矿业巨头可以在铁矿石谈判中为所欲为,随意改变定价机制。”上述首钢高管表示:“他们应该还记得2000年前铁矿石行业的惨淡局面。”
2000年之前,由于全球铁矿石需求不强,铁矿石行业非常惨淡。“当时铁矿石太多,买不起,所以有必要签订长期协议。”
据上述首钢高管称,事实上,铁矿石在世界各地都很丰富。如果未来对钢铁的需求稳定,对铁矿石的需求将会下降,而签署长期协议将有利于矿山。
“即使有一天把现货价格作为基准,也不会有太大影响。一般来说,这两个市场的价格本身是相关的,但在一个地方或一定时期内对谁有利对谁不利。延长这一时间不会有太大影响。”上述首钢高管表示。
标题:外资铁矿主抛“烟雾弹” 力推现货定价玄机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3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