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145字,读完约5分钟

5月17日,中国重汽集团在内蒙古赤峰的几个用户与当地经销商达成和解协议后,四川攀枝花的用户杨文凯和内蒙古包头的用户李继安和李国民仍在苦苦等待,不知道他们的问题何时能得到解决。

中国重汽“造假”悬疑

这些用户抱怨中国重汽与经销商联手,将国家二级车作为国家三级车出售给他们,导致用户一上路就面临无法上牌或被罚款的尴尬局面。

刚刚从内蒙古通辽调查回来的中国消费者保护基金会打假委员会投诉举报办公室主任贾宁说,他在通辽发现了四起这样的案件。“很多用户都在借钱买车。汽车无法运行后,这些人的处境非常艰难,甚至面临破产和家庭破裂的危险。”

中国重汽“造假”悬疑

对此,中国重汽此前发表了一份严肃的澄清声明,称近期的假国三车事件是由个别媒体发布的虚假信息和竞争对手的不正当竞争造成的。然而,在媒体广泛报道转载浪潮后,中国重型卡车选择了回避。

中国重汽“造假”悬疑

2008年7月1日,中国对3.5吨以上的卡车实施了国家三项排放法规,所有重型卡车必须达到国家三项标准才能获得许可。然而,众所周知,在排放标准升级期间,具有国家二级排放标准的车辆作为国家三级车辆出售,这在行业中是一个公开的秘密,这或多或少是重型卡车企业的做法。现在,这种猜测的不良后果开始显现。

中国重汽“造假”悬疑

欺诈的后果开始显现

2008年8月,四川用户杨文凯要求朋友从成都中重重型汽车销售有限公司购买一台中国重型汽车集团公司的拖拉机

杨文凯说,当时他也听到消息说排放标准升级了,国家二级车不能领牌,所以他买的时候想要国家三级车。然而,当他上了卡,他被告知,他买的车是一个国家二级车,他不能上卡,这意味着他不能操作。当地经销商给杨的解决方案是改变大梁上的车架号码,使其与国家三级车的合格证一致。

中国重汽“造假”悬疑

杨文凯认为这种做法是非法的,将来也有风险,所以他强烈反对。后来,这件事交给了工厂代表,解决办法还是一样。杨别无选择,只能诉诸法律,希望寻求正义。然而,人们发现这并不容易。尽管诉讼胜诉,法院命令经销商退还车费,但该诉讼无法执行。杨文凯没有拿回车费,而是花了数万美元支付诉讼费和诉讼费。

中国重汽“造假”悬疑

当无路可走时,杨文凯采取极端的方式堵住经销商的门进行抗议。他坚持说他在这次事件中没有犯任何错误,他从来没有想过利用小事情,从头到尾钻空法律的空子。“我知道有些用户为了便宜的东西买了国二的车,然后用经销商的方式改变了大良的数量,现在他们都在路上跑。但一开始我不想猜测,我想要的是一辆国家三级车。

中国重汽“造假”悬疑

5月18日,杨文凯在未能与当地经销商协商后,再次将车挡在经销商面前,他发现自己的车突然停止了行驶。他怀疑经销商暗中篡改了他的汽车。

“如果这件事情没有合理的解决,即使我拉它,我也会把车拉到山东济南重型卡车厂门口。”杨文凯有些愤怒地说道。

同样困扰杨文凯的是内蒙古包头市的用户李继安。2008年下半年,他以47万元的价格购买了中国重型卡车集团的四辆重型卡车。当他上了卡,他被告知,他们是国家二号车,他去经销商改变了大良号码,最后上了卡。

中国重汽“造假”悬疑

起初,李继安的四辆车在矿区工作没有任何问题。从2009年开始,我们被交警罚款并拘留。原因是我们排放黑烟,达不到标准。当我们被发现篡改大良,我们也将被拘留。

中国重汽“造假”悬疑

李继安说他的四辆车现在都停止使用了。“一份工作就是300到500元的利润,这还不足以支付罚款。而且,汽车总是在路上被处罚,顾客不敢让我们活着。如果需要很长时间,就没有生意了。”

中国重汽“造假”悬疑

李继安说,5月中旬,中国重型卡车内蒙古市场的一位区域经理打电话给他,说他会见面讨论解决问题,但等了几天之后,没有消息。他给对方打了电话,但对方说他没有和总部讨论如何处理。

中国重汽“造假”悬疑

有几个用户对杨文凯和李健有类似的抱怨,比如内蒙古赤峰的高玉祥。5月17日,经过与制造商和经销商的艰难谈判,赤峰的几个用户与制造商达成了和解。

中国重汽“造假”悬疑

李继安听说内蒙古赤峰的用户问题已经解决了,他希望他的问题能够尽快得到解决。他说他的要求是归还汽车和钱。"我已经还钱了,所以我可以很快归还银行贷款."

中国重汽“造假”悬疑

李继安说,他的妻子经常抱怨他买车太草率,而且在买车之前他也没有询问过。李继安说,当时他和一个矿区签订了运输合同,非常想买车。他认为中国重汽是一个大品牌,不会有任何问题,所以他没有太多询问就买了这辆车。

中国重汽“造假”悬疑

“谁知道那时候它已经被提升到国家三级了,而且通常谁会注意这些事情。”既然李继安想来,他对自己鲁莽的决定很恼火。

根据规定,自2008年7月1日起,所有符合国家二级标准的车辆不得销售。大多数抱怨用户的车都在这个时间节点之后。这些用户中的大多数在不知道的情况下购买了国家三级车,但是他们得到了国家二级车。

中国重汽“造假”悬疑

在2008年7月之前,内蒙古赤峰高玉祥的几个客户购买了国家二级车。然而,由于汽车款没有支付,经销商一直扣留批准证书,当他们在9月份获得证书时,他们发现他们无法获得许可证。

中国重汽“造假”悬疑

为了获得许可,经销商从制造商处购买符合国家三级标准的证书,然后更改用户车辆车架梁上的标签,这样国家二级车辆就可以获得国家三级车辆的许可。

中国重汽“造假”悬疑

贾宁介绍说,因为当地交通管理部门知道很多国家三级都是假的,他们经常在路上拦截重型卡车进行检查。然而,一些经销商在更换用户车辆大车架的标签时过于粗暴,甚至直接在大梁上贴上新号码,导致这些更换大梁的车辆被交警多次罚款和扣留。上一页123下一页

中国重汽“造假”悬疑

相关主题:

用老虎的眼睛看企业——中国重型卡车的“假门”

标题:中国重汽“造假”悬疑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6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