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39字,读完约2分钟
针对本报24日的报道,华谊电器(600290)(600290)秘书蒋福军于2009年7月联系本报记者,就山东省东营市和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两大投资项目的进展情况进行了说明。
蒋福军告诉记者,上述两大项目仍在进行中,但由于项目规模大,审批程序复杂,公司尚未公布相关进展。
据了解,东营地区的项目已由华谊电气控股子公司浙江华谊风能发展有限公司(600290)全资子公司山东华谊风能有限公司运营,后续工作正在有序进行。内蒙古项目已完成风电场的测风工作,并于2009年7月分别向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发改委申请立项和并网,公司正在等待上述部门的回复。
蒋福军透露,上述合作是基于华谊电器与当地政府的互利互惠。其中,公司在山东省东营地区的项目根据今年的协议获得了5万千瓦的风电场资源用于开发建设。根据公告,浙江华谊风能开发有限公司将在东营市建立一个总投资约10亿元的风机设备制造基地,主要生产1.5兆瓦、2.5兆瓦/3兆瓦风机及其配套产品。双方同意,在东营市政府提供充足风电场资源的前提下,浙江华谊将在三年内完成总投资,年生产能力超过800兆瓦。
相比之下,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100亿元投资项目进展缓慢。蒋福军表示,这主要是因为审批过程复杂,时间不可预测。国源证券(000728)分析师常格非证实了姜福军的说法。常告诉记者,事实上,风力发电设备制造商可以很容易地实现风力发电设备的生产和安装,但前提是,风力发电设备的发电,供电和上网必须首先得到有关部门的批准,这一程序通常需要很长时间。
蒋福军透露,事实上,在等待批准的过程中,公司一直在寻找合作伙伴,并与华能电力等公司取得了联系,建立了一定的个人关系。
关于三盛风电场的转让,蒋福军再次告诉记者,风电场的建设需要大量资金。以内蒙古转让的三胜风电场为例,如果华谊电气自己投资公司,至少需要投资5亿元,回收期较长。这显然超出了公司的能力范围。因此,公司的一贯策略是转让公司拥有的风电场资源的股权,以换取风力涡轮机设备的销售。
标题:华仪电气“资源换市场”追踪:回应风电项目进展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6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