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08字,读完约3分钟

湖南省卫生领域的一些人士指出,芦笋药片“倒买倒卖”事件只是冰山一角。目前,药品集中采购和招标并没有降低虚假的高药价。

中南大学湘雅二院(以下简称湘雅二院)党委书记、湖南省政协委员刘曾指出,目前国内医疗体制极不完善,药品购销不透明,中间环节过多。一盒药品必须经过从制造商到消费者的至少几个环节,包括交付、批准和上市、定价和销售。20元的药费终于到达了病人手中,价格也涨了好几倍。因此,如果该制度受到批评,药品价格将很难下降!

体制诟病不除 药价难下降

刘指出,取消医药代表可以降低药品价格,国家应下决心取消药品和医用耗材购销中间环节。

据了解,长沙医药代理公司至少有10000名医药代表,按他们月人均6000元左右的工资计算,年收入约为10亿元。这笔巨大的费用都是强加给病人的,他们当然不堪重负。但是,如果医院直接从制造商那里购买药品和医用耗材,药品和材料的成本将会大大降低。

体制诟病不除 药价难下降

湖南一家省立医院的负责人曾在美国工作多年后回国,他曾在媒体上撰文指出,从宏观角度看,高昂的医疗费用和药品价格是政府投资的严重不足。目前,发达国家政府承担73%的年度医疗卫生费用,而发展中国家政府承担57.2%,而2007年中国政府仅承担19%。以湘雅二医院为例,近年来,国家投资仅占医院总支出的3%左右。在这种情况下,医院必须设法自筹资金,以实现发展。

体制诟病不除 药价难下降

从微观和医疗操作过程来看,药品和医用耗材价格虚高的主要原因是药品购销体制不完善。一种药物需要经过从药厂到医院的六七个环节才能治愈普通人,这直接导致了医药代表的泛滥和药品的虚高价格。然而,医用耗材制造商的利润和购买价格更高。例如,如果患者安装人工关节,住院总费用约为4万至10万元,但人工关节医院的购买价格在2万至8万元之间,这是医疗费用昂贵的主要症结。此外,一些追求利润的医生从医药代表那里收取回扣,开更多的药和昂贵的药的现象自然存在。

体制诟病不除 药价难下降

他认为,国家应该果断地取消药品和医用耗材购销之间的中间环节。“既然燃油税改革可以取消养路费,我认为药品购销的中间环节完全可以取消。”

他说,价格改革和体制改革应协调推进,以摆脱政府指导价难以“准确”引导到位的“错误”干扰,同时避免一些厂商因政府降价而将药品带出市场,然后更名、高价登台的故事。他说,芦笋片的悲剧在于,即使各地的指导价比出厂价高8-14倍,制造商仍无法支持这一发展。"这不再是一个医学问题,而是一个制度问题."

体制诟病不除 药价难下降

湖南省卫生部门的一些人指出,药品价格如此之高的问题不仅伤害了人民,而且使中央政府成为一个大输家。目前,新型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资金都来自财政。如果药品价格如此膨胀,医疗费用如此昂贵,国家资金将远远不够支付,这将使医疗改革的实施更加困难。

标题:体制诟病不除 药价难下降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6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