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02字,读完约2分钟
“公子太子亦步亦趋,绿珠泪滴罗巾。侯门一入海,萧郎就成了路人。”
如今,CICC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这两家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合资投资银行,已经到了老岩注定要分拆的阶段。然而,对CICC来说,双方永远不会是陌生人,然后他们将在同一个舞台上携手竞争。因为摩根士丹利早就打算成立另一家合资券商。
“目前,CICC已先后在杭、宁、穗、成开设了证券营业部,渝、厦、青、武证券营业部布局也已完成,近期将正式开业。”5月26日,一位与中金公司关系密切的人士告诉记者。
据该人士透露,CICC计划在2007年下半年建立一个零售业务部,该部门在全国拥有200多名员工。
“零售业务部门属于销售和贸易部门,因此很少被外界注意到。”一位知情人士表示:“此前,该公司坚持在北京、上海和深圳上市。新业务团队成立后,开始在全国二线城市进行调研,并起草了包括证券营业部开业在内的零售业务计划。”
自成立以来,CICC一直被外界定位为“贵族”经纪公司。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其经纪业务主要针对资产超过200万元的机构客户和大型个人客户。
如今,CICC似乎越来越接近普通人,这可能被视为无奈的“转变”。
“现在,CICC既有机遇,也有挑战。新股东的加入将对CICC的经营管理提出新的期望甚至要求。结合中国经济转型和资本市场发展趋势,求变是CICC的必然选择。”北京一家大型经纪公司的高管指出。
经历了多年的停滞后,资深股东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最终有望在今年内完成CICC的股权转让。
根据公开信息,中国证监会相关部门于5月4日正式受理了CICC变更股东的申请。摩根士丹利一直对建立另一家合资经纪公司感兴趣。
正如上述券商高管所说,股东变更不仅意味着新的生活,还意味着一个棘手的未来。新股东必须以利益为目标接手,CICC需要继续为股东创造有吸引力的回报;老股东的退出也是出于利益考虑,因此CICC未来将面临来自摩根士丹利的业务竞争。
2007年底,摩根士丹利与华信证券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可以预见,摩根士丹利从CICC撤出后,将与华信证券建立合资投资银行,继续在中国发展承销业务。上一页12下一页
标题:昔日股东大摩将成对手 券业“贵族”中金求变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6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