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00字,读完约4分钟

东方集团选择水稻来解决农业问题。5月28日,在第十三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上,去年涉足农业的东方集团通过其全资子公司东方集团粮油食品有限公司发布了两种高端大米产品

张宏伟“务农” 东方集团7.5亿“下锅”米业

东方集团粮油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去年7月,注册资金5亿元,使东方集团得以进入农业领域。公司董事长张宏伟表示,进入米业战斗集团是东方集团在农业领域经营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公司将力争在三年内打造黑龙江最大的米业产业链和中国最大的农业龙头企业之一。

张宏伟“务农” 东方集团7.5亿“下锅”米业

此前,中粮集团、怡海嘉里和中国储备粮管理有限公司已经开始争夺大米市场。据公开信息,中粮大米年加工能力接近100万吨,今年将增加150万吨产能;怡海嘉里现有加工能力60万吨,并将很快扩大到100万吨;中国储备粮也以“国家队”的姿态,启动了年产30万吨大米和4500吨米糠油的加工项目。

张宏伟“务农” 东方集团7.5亿“下锅”米业

中粮集团两年来基本完成了国内营销布局和网络建设,怡海嘉里也可以利用其“龙鱼”在完善的国内食用油分销网络中经营大米销售。竞争对手非常激烈,张宏伟的大米市场竞争充满风险。

张宏伟“务农” 东方集团7.5亿“下锅”米业

错位竞争

“我们看重的是大米行业中高端市场的空怀特。”东方集团总裁邢对记者表示,“与大豆、玉米和小麦相比,只有大米受到国家的限制,这是中国大米发展的根本因素。”

张宏伟“务农” 东方集团7.5亿“下锅”米业

梁冬公司负责市场营销的副总裁赵京信表示,通过对市场和消费者的调查,依靠传统渠道的大米主要是低端产品,主要产品供应商不得不为此打价格战。对于高端大米的需求,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市场规模。在梁冬开发的大米产品中,高档大米的最高价格达到每斤100元,中档产品从10元到10元不等。

张宏伟“务农” 东方集团7.5亿“下锅”米业

“我们发现,香港有许多有机食品商店,江苏和张家港有许多台湾社区,韩国和日本工业园区的有机产品卖得很好。这就是东方粮食错位竞赛的空厅。”赵景鑫在销售大米渠道方面有多年的经验,他认为。

张宏伟“务农” 东方集团7.5亿“下锅”米业

据了解,除了当天发布的两种大米产品外,梁冬将在下半年推出20多种产品。然而,传统的大米销售渠道主要是大卖场和粮油批发市场,这与低端产品不同。进入中高端大米产品让梁冬不得不另寻出路。为了与中高端大米产品竞争,梁冬必须开辟新的渠道,如专卖店和网上购物。

张宏伟“务农” 东方集团7.5亿“下锅”米业

此外,产品开发和种植是这家拥有不到一年农业根基的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为了加强源头话语权,梁冬首先在东北收购了龙昆种业,然后在哈尔滨郊区和海南新建了两个种子研发基地。同时,聘请国内三大水稻专家之一的王翔坤进行相关研究,并已完成三个新品种的研发,未来三年将推出六个拥有自主产权的新品种。

张宏伟“务农” 东方集团7.5亿“下锅”米业

到目前为止,东方集团已经在黑龙江省的武昌、方正、招远、通河建立了生产基地。这五个园区各有侧重:武昌以高档大米为核心;方正和通河以中稻为核心;庆安和招远以中高端为主。这样的产业布局使得每个园区都有自己的特色,尤其是在大米加工方面。

张宏伟“务农” 东方集团7.5亿“下锅”米业

同时,梁冬将根据其产品特点开发深加工产品,如方便米饭、米果、米浆等,深加工产业将集中在招远等加工区。

梁冬公司副总裁汪哲表示,以上五个基地均实行“梁冬+合作社+农户”的农业规模模式。据记者了解,梁冬武昌已成立115个农业合作社,其他地区也成立了80多个农业合作社,为梁冬提供源头生产服务。

张宏伟“务农” 东方集团7.5亿“下锅”米业

汪哲说:“随着合作社和合作经营模式的建立,我们也在积累经验,探索改革开放后的第二次土地流转。如何有效地将农民的土地产权与农民的积极性结合起来,进而通过金融杠杆实现农民水稻的作用,并获得稳定和最大化的效益,是我们未来三年的重点工作。为之奋斗的目标。“上一页12下一页

标题:张宏伟“务农” 东方集团7.5亿“下锅”米业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6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