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49字,读完约3分钟
“我们的战略是实现从饲料到食品的完整产业链的构建和转型。”5月12日,在上海郑达广场9楼,郑达集团执行副总裁谢毅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这个有着近90年历史的企业遵循着由种子改良、种植、饲料工业、水产养殖、农牧业产品加工、食品销售和进出口贸易组成的完整的现代农牧业产业链。30年前,正大集团进入中国,从饲料环节开始,逐步延伸到养殖、屠宰、加工、食品和零售。
与正大饲料相比,正大(中国)在食品领域的发展略显缓慢。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包括青岛郑达在内只有6家企业成立。
“从饲料到食品,这个产业链很长。泰国正处于第一阶段,中国也将如此。”谢懿说道。
构建食物链
根据郑达农牧食品“从农场到餐桌”的战略规划,公司现在强调扩大养殖规模,未来的重点是深加工和品牌建设。
“我们的愿景是成为世界的厨房,而最终的目的地是方便食用的食物。”谢懿说道。
谢毅认为,目前郑达肉鸡的养殖规模已相对形成,今后有必要增加猪、虾、蛋鸡的养殖。
自2009年以来,郑达集团在湘、渝、鲁、粤、皖大力投资生猪养殖项目,新建基地,总投资超过120亿元,总屠宰能力超过450万头猪。
方正证券农业食品饮料行业分析师陈光耀指出,水产养殖业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市场风险也很大,同时要预防疾病。目前,养猪业逐步由大企业经营,养猪集中度已达到60%。
集中式水产养殖将不可避免地导致集中的食品深加工。据记者了解,cp食品包括鸡、鸭、猪等生鲜和熟食产品,主要是动物蛋白。目前,在青岛、香河和秦皇岛有6家大型食品加工厂,年营业额近80亿元。
2009年,玉润食品(报价、信息、评论)和双汇发展(000895)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38.7亿港元和283.51亿元人民币,均远超正大食品。
谢毅将此归因于终端零售的缺乏。虽然正大集团旗下的正大莲花和正大食品博物馆有正大食品专柜,但除了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还有很多地方是买不到正大食品的。
渠道的深度培育和餐饮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公平的解决方案。谢毅表示,目前,郑达在上海拥有“泰泰”连锁餐厅,在北京拥有“史圣莲花”连锁快餐店,在世博会上诞生了“郑达餐厅”。
“我们的想法是建立一个模型,包括产品模型和利润模型,我们可以在做大之前做得很好。”谢毅告诉记者。
“郑达餐厅”是郑达集团投资的餐厅。餐厅涵盖中国、泰国和东南亚菜肴,半数以上的菜肴由正大食品、泰国和中国下属企业直接加工生产。
“我们餐厅销售的产品是在集团的食品加工厂加工或半加工的。为了实现产品标准化,我们尽量减少厨师的数量,所有的产品都可以追溯。”郑达餐饮总经理王新元说。
以红烧猪肉为例,南通郑达农场的猪被屠宰,送往青岛加工,然后运到上海,由正大莲花超市配送中心配送到郑达食品大厅。
其中,正大莲花超市的物流系统起着关键作用。日新证券(Nisshin Securities)食品饮料行业分析师王永峰指出,整个食品产业链的建立不仅可以防止上游原材料价格的波动,还可以把握下游的定价权,并可以在产业链的任何环节实现盈利。上一页12下一页
标题:从农场到餐桌 正大集团食物链重构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6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