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04字,读完约5分钟
2010年铁矿石进口企业资质标准为:企业注册资本应达到5000万元以上;2009年,进口铁矿石总量应达到100多万吨。企业给予资格和海关编码;大型集团公司,一个资质和两个海关编码,过渡期至2010年12月31日。专家认为,这已经结束了许多贸易企业附属于同一家公司转售矿石的情况。
中国钢铁业真的不能坐视不管。在三大巨头频频施压、长协模式岌岌可危的最后时刻,中国开始严打,希望通过整顿国内铁矿石市场秩序来扭转不利局面。
近日,中钢与五矿商会在河南大厦联合召开了“规范铁矿石市场秩序联席会议”。112家具有进口资格的钢铁企业和贸易商出席了会议。由于这是一次内部会议,除了2日报纸上出现的“很明显,2009年进口铁矿石总量不足100万吨的进口商将被取消进口铁矿石的资格”之外,会议其他更重要的内容均被保密。4月5日,新华网经济信息日报记者通过权威渠道了解到会议的详细情况。
据了解,本次闭门会议主题非常明确,公布并通过了《2010年铁矿石进口商资质标准》、《进口铁矿石代理制度实施细则》、《进口铁矿石合同定期申报登记及流程登记备案规定》等三个行业自律文件。据权威人士透露,上述文件经过中钢与五矿商会半年的反复协商,正式文件已于3月12日提交商务部,经成员企业审核批准后正式实施。
会议当天,全球第四大钢铁生产商韩国浦项制铁(Posco Steel)表示,已“初步”同意从巴西淡水河谷(Vale)以每吨100至105美元的价格从4月至6月进口铁矿石。根据目前的进展,亚洲其他钢铁厂的防线正被三大矿山一步步打破。
上述人士向《新华网-经济信息日报》透露,上述三份文件比以往基于框架的自律公约更具可操作性。特别是,将对企业资格标准进行新的修订。此外,《进口铁矿石合同定期申报登记及流程登记备案规定》明确规定,中钢与五矿商会将设立进口铁矿石联合业务办公室。在商务部的指导下,将对铁矿石合同及其流向进行统计整理,一旦发现违规行为,将按照自律规定进行通报和处罚。
《新华网-经济信息日报》记者从权威渠道了解到,《2010年铁矿石进口企业资质标准》(以下简称《标准》)首次要求企业注册标准达到5000万以上,钢铁生产企业应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其次,根据2009年海关统计,进口铁矿石总量应达到100万吨(含100万吨)。一个企业将获得一个资格和一个海关编码;大型集团公司(海关统计进口铁矿石年进口量超过1000万吨),一个资质和两个海关编码,过渡期将于2010年12月31日结束。
“这结束了许多贸易公司附属于同一家公司和钢铁公司的子公司转售矿石的局面。”上述权威人士告诉记者,据了解,前几年,由于持有“协议矿”,一些具有铁矿石进口资质的钢铁企业下属公司往往利用资质的便利从事铁矿石贸易,同时低价进口铁矿石,高价转售给那些没有长期协议资质的企业。
为鼓励贸易和钢铁企业的跨地区并购,该标准规定,如果下属企业和母公司不在统一的省市和地区,且2009年至2010年连续两年海关登记的进口量超过100万吨,2011年1月后仍保留进口代码。
此外,该标准还明确规定,对于部分投资海外铁矿资源的国内企业,将根据其从海外铁矿投资中获得的资源量核定其进口总量,并对核定的进口总量发放进口许可证,其进口渠道将通过指定单一国家和单一矿山进行控制。
知情人士告诉记者,《进口铁矿石代理制度实施细则》规定,铁矿石进口代理费将按铁矿石离岸价格收取。如果委托人是协会商会的成员企业,代理人将收取低于或等于3%的代理费,如果不是成员企业,将收取低于或等于5%的代理费。同时,应明确委托方的铁矿石必须自用,严禁进入市场。
我的钢铁网咨询总监徐向春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com-Economic Information Daily》表示,选择在这一关键节点发布三份文件,也可能是希望发出强硬的声音,通过内部整改争取谈判主动权。然而,在这沉重的打击下,它仍然以行业自律的形式释放出来。如果没有强有力的监管和惩罚政策的支持,其实施将会有很多困难,后期效果还有待观察。
据了解,今年的铁矿石谈判团队由宝钢、武钢、鞍钢和首钢组成,不同于以往以宝钢为代表的谈判。自2009年11月以来,中国钢铁协会已经进行了几轮谈判。目前最大的问题是,三大矿山已经向中国钢铁企业发出了最后通牒,而中国内部整顿的效果和钢铁企业两个月的库存可能成为三大矿山最后博弈的两张“王牌”。
标题:钢铁业三大自律文件详情浮出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7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