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29字,读完约5分钟
近日,广汽长风(600991)的两大股东广汽集团和长风集团将分别向其提供不超过1.8亿元和不超过1.5亿元的短期贷款,以补充公司营运资金。这是广州汽车集团自2009年5月21日收购长风以来首次有明确的注资计划。
然而,不难发现,在此次注资计划中,三菱汽车公司的第三大股东并没有出现(根据最新的股权比例,在广汽长丰完成重组后,广汽占了29%的股份,这是第一大股东;长风占21.98%,三菱占14.59%。据了解,广汽与长风签署收购协议时,三菱的态度不是很明确,但从三菱现在的冷淡态度来看,撤出长风,转向东南汽车可能只是时间问题。
首次输血
总资本投入3.3亿元主要解决广汽长风短期内的资金短缺。
据了解,原长风汽车(2009年广州汽车重组长风后,长风汽车更名为广州汽车长风)2009财年的业绩并不理想。尽管销量超过3万辆,同比增长27.83%,但仍远低于此前4.8万辆的目标。然而,去年国内越野车销量为658,800辆,同比增长47.15%。然而,长风的成就并不显著。同时,由于产品毛利率下降,长风2009年净利润仅为2816.97万元,同比下降近80%。
在这样的财务状况下,广汽和长风股东最终决定给广汽长风“输血”,以改善新公司现有的财务状况,为后续的整合和再发展奠定基础。
长风表示,此次注资满足了广汽长风业务发展的资金需求,为公司的生产经营提供了资金保障,有利于确保公司生产经营目标的完成,降低融资成本和财务费用,拓展公司的融资渠道,符合公司和全体股东的利益。
“自去年5月签署重组协议以来,广汽一直在为长风的重组前评估和调查做准备。去年12月资产正式交付后,广汽对长风的重组立即开始。这笔注资也是应长风金融的要求提供的。”广汽秘书长卢萨告诉《中国商报》。
三菱沉默
在此次注资计划中,长风和广汽保持了相同的步伐,而作为广汽长风第三大股东的三菱汽车却下落不明。早在去年广汽收购长丰时,就有业内人士预测三菱将选择退出,但三菱始终保持着一种模棱两可的态度:既不撤资也不增资。
一位汽车行业人士表示,在三菱与长风合资期间,除了suv产品,三菱没有提供任何有竞争力的车型,还保留了技术支持,这也使得主要从事suv业务的长风近年来发展遇到瓶颈。
广汽和长风越来越近,三菱越来越远。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发布的第206批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显示,除注资层面无痕迹外,同意湖南长风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公告中所列的所有产品,产品商标由“三菱”品牌变更为“猎豹”品牌。
该公告被汽车行业专家解读为三菱汽车退出长风汽车的前兆,这将为广汽长风未来的发展铺平道路。事实上,随着三菱在广汽长丰的话语权逐渐被稀释,三菱对广汽长丰的调整将不可避免。为此,路莎以“保密”为由拒绝向《中国商报》记者透露更多细节。
“三菱汽车(Mitsubishi Motors)在中国从未有过明确的汽车战略,它希望在合作中占据‘主导地位’,这导致三菱汽车多年来在中国汽车市场上没有取得多少成就。”汽车行业知名分析师贾毫不客气地表示,广汽转投菲亚特,计划在湖南落户,这是三菱受到冷遇的重要原因,但三菱也应得这一切。
切换到东南方向
三菱淡出广汽长风的局面似乎不可逆转。这时,有来自东南汽车的消息。东南汽车的一位高管告诉《中国商报》:“三菱打算为东南汽车增加资本。目前正在讨论细节。”
据了解,三菱目前持有东南汽车25%的股份,东南汽车另外两大股东是付琪集团(东南母公司,持有50%的股份)和台湾中华汽车(持有25%的股份)。事实上,在广汽重组长风之前,三菱离中国东南部很近。“三菱与东南汽车第二大股东中国汽车的合作由来已久。在企业文化方面,三菱和东南汽车非常相似,我们的整合程度是国内其他企业无法比拟的。”上述东南高级官员的话有歧义。
据他介绍,东南汽车目前正在走自主发展的道路。在未来三年将实现的30万辆产能计划中,东南汽车为三菱预留了产能,包括东南与三菱欧蓝德谈判的suv项目。在三菱最初的中国汽车发射计划中,suv项目应该属于长风,轿车和商用车项目应该属于东南汽车。
对此,贾广信表示,东南汽车董事长凌张羽一贯主张自主发展,拒绝将自己的命运交给他人,这也是北汽集团重组东南汽车的计划屡屡受挫空的原因之一。目前,付琪集团的戴姆勒项目已归BAIC所有。作为福建省唯一的汽车项目,东南汽车很有希望被保留。“但在销售不佳的背景下,东南汽车的自主发展也需要引进更多的资金、技术和项目。这对三菱来说是一个机会。”
标题:广汽、长丰合作“结果” 三菱或将出局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7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