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40字,读完约2分钟
■对油价上涨的隐忧■经济变暖的幻觉■企业需要创造消费
根据公开数据,2010年国内14家主要汽车公司的产能接近1800万辆。据乐观估计,即使14家汽车公司2010年的销量预计在1300万辆左右,产能闲置率也将接近30%。到2013年,如果能够实现大公司的计划产能,上述14家公司的累计产能将达到2300万辆,与国内其他公司相比,行业总产能将超过2500万辆。
如果按行业同比增长率20%计算,2013年汽车行业销量将在2000万辆左右,剩余约500万辆。
行业,尤其是企业,应该如何吸收如此高的过剩产能?
在盲目乐观的指导下,汽车公司增加了生产能力,并开始满负荷生产。这些新车不断受到经销商的压力,逐渐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堰塞湖”,也为汽车市场的库存激增和价格战埋下了隐患。因此,很多人已经怀疑这是否是峰后不可避免的低谷。
房地产作为国家的支柱产业,受到了广泛的批评,房地产价格更是被诅咒为“十恶不赦”,而汽车行业则“风光无限”。继去年全球第一大汽车公司分享汽车盛宴后,汽车行业的繁荣是否可持续?明年会发生什么?
市场形势变化很快,所以很难用一句话来概括。不用说,这些有利因素在国内汽车史上已经多年没有出现了。上一次被描述为“井喷”是在2002-2003年,然后市场表现暴跌。基于此,如何避免“噩梦重现”一直是业界关注的问题。是的,随着一些商品价格的飙升,石油价格也上涨了,国际石油价格也在最近18个月里升至高位。为顺应这一趋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从4月14日零时起提高了我国汽柴油的最高零售价格,汽柴油价格上涨320元/吨(汽油约0.24元/升,柴油约0.27元/升)。
这是新成品油定价机制的又一个开端。自去年11月10日上次油价上涨以来,新机制已经停滞了四个多月。过去一个月,中石油和中石化取消了零售优惠,提高了成品油批发价格,各地加油站零售价格也恢复到政府规定的最高零售价格水平。
油价上涨的背后是全球经济的“动荡”。中国汽车市场怎么可能不受牵连?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标题:2010车市盛宴持续多久?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7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