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25字,读完约3分钟
今天,如果有人告诉你,他仍然享受福利分房或变相福利分房。也许,你要么认为这是愚人节的一个玩笑,要么认为这是一个愚蠢的梦。
是的,有一点常识的人都知道,自1998年以来,国务院明确废除了福利分房制度,标志着在中国实行了约40年的福利分房制度的终结,推动了中国住房改革走向市场化。
然而,“奇迹”出现了。根据中央电视台4月12日的报道,位于北京黄金地段的南三环和中三环在公众眼中都有一个非常“特殊”的社区。其他周边社区的价格约为每平方米30000元,但这两个社区的价格低得令人难以置信,每平方米只有4000至5000元...本来,这是一个名存实亡、生命力顽强的福利分房。就像作者一样,真是无知!
所以,快上网查一下,有很多关于福利分房和变相福利分房的新闻。4月11日,《现代快报》报道了一项令人羡慕的福利政策,称之为北京“中国最大的部委”,即住房制度。该房屋由工信部公务员小张分配,位于南二环附近,面积约60平方米,总价约20万元。周边地区此类房屋的价格为每平方米15-20,000元。
曾经属于公务员、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其他群体的福利分房,似乎并没有真正“寿终正寝”,而是复活并深深“潜伏”在我们周围。特别是2003年以后,房价迅速上涨,福利分房出现了“第二个春天”,这几乎成了一个“公开的秘密”。全国各地国有单位的各类福利分房可谓是八仙渡海,展现了它们的神奇力量,令人眼花缭乱:有的建造经济适用房,有的集资建房,有的以各种方式享受两个有限的住房...一些部委和地方政府以经济适用房的名义,以各种形式为公务员建造实物住房,并为公务员量身定制了一套不含商品房、几乎与成本价相当的住房供应体系。结果,公务员的住房问题通过超国民待遇得到了解决。北京华远集团总裁任志强的话可以说是福利分房的一个精彩注脚。任志强说,北京有很多低价定向房,并没有向公众出售。任透露,2005-2009年北京市政府公布的商品房建设用地计划供应目标为7130公顷,政府工作报告中土地供应100%完成。事实上,2394公顷的商品房用地(招标、拍卖和挂牌)已经完成,其余4736公顷由特定单位使用,面积约为公开出售的商品房用地面积的两倍。在1283公顷的非商业住宅用地供应中,只有28.3%的土地供应可以出售给公众。房价异常高的原因可以由此看出。
作为国家机关和公务员,他们应该带头贯彻执行国家明令取消的“福利分房”政策。然而,他们只是无视法规,利用手中的公共权力,“有政策在上面,有对策在下面”,并以中央政府的法令“躲猫猫”,为自己谋取不正当的福利。这难道不是完全的自我受精吗?你失去权威了吗?
一方面,有房奴、住宅和胶囊公寓,另一方面,有福利分房。为什么这种差异如此之大?古人有“先忧后乐”的思想。相比之下,我们相关部门的做法总是想着“小我”的私利,差距远非浑!
公务员的姓是“公”,公务员应该“为公”。我们期待相关职能部门对福利分房或变相福利分房进行彻查,以还人民以公平正义。
标题:变相福利分房还要潜伏多久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7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