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28字,读完约2分钟
随着中国“走出去”企业的发展,企业对金融机构提供“后续”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如何为不同类型和不同需求的“走出去”企业量身定制集成的全过程服务解决方案,正日益考验着国内金融机构的智慧。
根据公开数据,2009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达到433亿美元,增长6.5%;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777亿美元,同比增长37.3%;新签合同金额为1262亿美元,同比增长20.7%。
虽然当前的环境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良好的氛围,但在招商银行国际业务部看来,由于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存在诸多差异,许多企业在走出去后仍面临“水土不服”。
首先是信用问题。由于各国法律和文化的差异以及信息的不对称,企业“走出去”的交易成本往往高于中国。最突出的表现是商业信用无法得到国际认可,参与国际经济贸易活动需要银行信贷。
其次是融资问题。对于海外直接投资企业来说,由于海外子公司长期未成立,其信用评级普遍较低,通常很难从海外独立获得融资。因此,利用母公司的强大实力支持海外子公司的发展是企业的迫切需求。
最后,规避风险的问题。国家风险、信用风险和汇率风险是“走出去”企业头上的三把剪刀。当地动荡的政局、后金融危机时代随时可能爆发的信贷风险、人民币的浮动汇率制度或他国的外汇管制都对“走出去”企业的安全收汇有很大影响。
“为此,中国‘走出去’企业的发展壮大也需要‘走出去’的金融服务。”招商银行国际业务部的一位人士说。
据介绍,招商银行早在2005年就提出了“国际化”战略,并从两个层面付诸实践。
在资本运营和机构设置层面,招商银行h股上市、永隆银行收购、纽约分行和伦敦代表处开业等国际化进程为“走出去”企业提供了更广泛的网络支持。
在服务创新方面,招商银行的国际业务在“走出去”金融服务方面已经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产品体系。
2009年,招商银行共发行担保18.91亿美元,年末余额47.32亿美元,同比增长7.29%;国际保理金额超过10亿美元,在国内同行中排名第二。截至2009年底,本行外币存款已超过125亿美元,远远领先于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
今年,招商银行特别针对“走出去”企业的不同类型和需求,计划在全国范围内举办“走出去”金融服务论坛,帮助中国企业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
标题:招商银行:与企业一起“走出去”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7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