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85字,读完约5分钟

嘉宾魏ZJS集团企业发展部副主任

北京汇鑫七星广告传媒公司滚动合伙人

北京大学纵横管理咨询集团执行董事陈江

周俊杰蔡邑集团安山企业社会责任中心秘书长

主持人:一些学者称2010年是中国进入“刘易斯拐点”的开始。这是大多数发达国家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000美元后会遇到的现象,即劳动力由过剩转为短缺,从而进入生产要素成本周期性上升阶段。

从“用工荒”到卓越管理

从某种意义上说,“用工荒”意味着农民工开始主动迫使企业在社会中升级和创新。企业必须考虑新的核心竞争力,以取代过去廉价劳动力的优势。

“劳动力短缺”是一个错误的命题吗?

主持人:3月,我们在实地采访中发现,福州、泉州、厦门、上海、无锡、成都、绵阳、无锡、宁波等10多个城市的“用工荒”非常严重;4月,反馈显示“劳动力短缺”正在逐渐缓解。一般有两个原因:一是人们逐渐回归;第二,企业内部改革提高了生产效率。

从“用工荒”到卓越管理

周俊杰:我个人认为“劳动力短缺”是一个错误的命题,而是一个“结构性”短缺。例如,春节期间人少,因为每个人都要过春节。但是,有两种情况值得注意:第一,业务发展非常好,而且马上就会出现人员短缺;另一个原因是工资不够有吸引力,这导致了员工的留用。

从“用工荒”到卓越管理

陈强:“民工荒”是在原始价格条件下的供给短缺。但是供应真的有问题吗?我认为需求已经改变了。供给愿意支付,需求愿意购买,并且能够负担得起。让我以耐克为例。设计基地在美国,R&D和试生产基地在台、韩、意。只有工厂位于中国,但这是几年前的事了。近年来,工厂开始转移到越南、印度尼西亚和印度,因为它们比中国便宜。这是全球产业转移的趋势。

从“用工荒”到卓越管理

人性化是第一要务

主持人:基于“用工荒”的客观形势,企业管理者开始思考如何进行管理创新。可以说,如果内部管理、流程再造和企业文化做得好,那么“短缺”的时间就会相对较短。

从“用工荒”到卓越管理

魏:要了解人性,公司需要先生存,后发展。只要为员工解决了这两点,就不会有问题。例如,2008 ~ 2009年是ZJS历史上困难的一年,连续亏损15个月,亏损超过1亿元。春节过后,没有高管和员工不来的现象。因为良好的企业文化,每个人都回来了。我们一直在谈论发展。事实上,我们直到去年年底才有了很好的发展,我们确实提高了员工的工资。

从“用工荒”到卓越管理

滚动:就我们广告公司而言,周转率在正常范围内。这与企业文化密切相关。如果企业的管理和员工文化做得好,待遇肯定会上来,不会有“用工荒”。我们公司普通销售人员的工资不是很高,一般有三四千。

从“用工荒”到卓越管理

周俊杰:现在,农民工不重视增加300元。他们想要的是发展。虽然他们是农民,他们的行为已经是城市人,但他们被排斥在城市之外。

魏:在有一句话:管理是最严格的爱,培训是最大的福利。我们从1998年开始训练。1999年,我们在北京香山旁边租了一个小院子,贴了一个牌子:ZJS送香山人才坊。当初是为了培养高级干部,现在是为了培养普通员工。目前,ZJS有4个讲习班和282名培训员。企业管理就像空的城堡,应该一步一步来。

从“用工荒”到卓越管理

陈强:有些企业在拼命地培训,有些企业在拼命地招聘人才,尤其是技术工人,这在“民工荒”时期很典型。这说明社会上的培训机制是不够的。

滚动:80后和90后的员工不容易管理。他们相对富有个性。我们应该给他们提供一个发展的空间,加强业务培训,降低业务发展的难度,给他们业务上的指导。

从“用工荒”到卓越管理

卓越管理转折点

主持人:“用工荒”的背后其实是产业升级和管理升级的问题。无论现在还是将来,“升级”都是一个我们无法克服的话题。那么从企业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该如何升级呢?

从“用工荒”到卓越管理

陈强:“用工荒”实际上反映了企业管理水平低,这样的工厂必然会被淘汰。如果你想升级,你可以有四个方向:业务互补;生产环节外包;从组织结构来看,事业部制和子公司管理要困难一些。矩阵式管理模式可以更好地实现资源共享,包括设备共享、渠道共享、资源共享等。更重要的是,人力共享,这是一个过程和组织结构的变化;最后,还有人事管理和激励的问题。

从“用工荒”到卓越管理

周俊杰:企业合理配置就业。如果你不想要某个人,你会雇人。如果你不想要某人,你会被解雇。我们一直主张稳定就业。事实上,裁员的成本比找人的成本高,所以我们应该尊重员工,科学地雇用他们。

从“用工荒”到卓越管理

魏:说实话,管理是我们目前的缺点和弱点。管理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不能一概而论。

ZJS实行分拨制,按业务分为包裹和快递,现在已经开始做电子商务。我们要求ibm进行业务流程再造和管理咨询。ZJS不缺乏资金和发展。我们在信息化方面已经投入了10多亿元,管理仍然落后于信息化。

从“用工荒”到卓越管理

滚动:对于像我们这样的创业型公司来说,管理者必须是“第一个足以领导他人的人”。只有做好自己的管理,他们才能把公司管理好。

标题:从“用工荒”到卓越管理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8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