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51字,读完约3分钟
最近,开利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正在亚洲寻找一种更有效的工作方式。
2008年爆发的经济危机对公司在亚洲的业绩产生了巨大影响。对于开利来说,如何提高组织在经济波动周期中的“灵活性”是管理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这方面,公司找到了“灵活就业”的药方——希望利用临时工或“小时工”的就业模式来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
“目前,青岛工厂约有400名工人,其中100多人采用了弹性工作制。”开利制冷亚洲人力资源总监葛青云表示。据了解,开利制冷正计划将其在中国的工厂扩大到亚洲中心的工厂,这意味着员工人数需要增加。然而,由于亚洲其他地区的工厂需要进行相应的合并和调整,招聘计划也面临着成本管理的要求。这需要一个更灵活的使用策略来打开制冷。
开利的做法并非如此。如今,随着经济复苏势头的增强,中国的就业市场变得越来越活跃,新的招聘策略已经出现。
由于市场订单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多的公司担心仅靠长期固定员工的单一模式难以应对突然的经济变化。最明显的措施是通过裁员来降低劳动力成本。与此同时,不断上涨的劳动力成本迫使许多公司对优秀人才“望而却步”。在这些矛盾的背后,凸显出企业传统的招聘管理和薪酬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的需求,而“弹性雇佣”模式已经受到人力资源人员的重视。
今年3月,职业国际人力资源公司(简称“职业国际”)对大中华区738家企业进行的调查显示,82%的受访企业表示了解派遣、临时用工、项目用工等灵活用工方式,71%的受访企业表示已经在使用这种灵活用工方式,超过49%的用人单位表示在未来一年将考虑使用以第三方派遣为主的灵活用工方式。Cree International发布的“2010年中国企业灵活就业战略及实施情况市场调查”显示,灵活就业已被大多数企业认可并纳入整体就业战略,超过50%的受访企业认为这种方法对保持竞争力很重要或非常重要。
该报告还指出,“从历史上看,随着经济和企业发展需求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公司制定了就业战略,而不是制定长期计划来实现战略性招聘。”结果,“金融危机给许多企业带来了深刻的教训,那就是,它们在经济繁荣时期雇佣了太多的正式员工。”
克里国际认为,金融危机已经让一些具有前瞻性的企业意识到了这些变化。传统的单一就业方法难以应对市场的突然变化。与经济繁荣时期过度就业和萧条时期裁员的恶性循环不同,他们采取了一种更为积极的方法,即采用一种灵活的就业战略,将长期固定雇员与短期和第三方派遣就业相结合。
“应该说,这是一个员工和企业之间双向选择的过程。”葛青云认为:“我们发现,第一年蓝领工人的流动性非常大。一两年后,他已经适应了各方面,而且流动性明显降低,所以公司更有可能留住他。此时,我们将根据他的表现和态度考虑将他转为正式工人,并相应地改善各种待遇。”
除了应对一般环境的变化,灵活就业还可以满足商业的季节性需求,缓解紧急就业的压力。以it公司为例。“这些公司承担的项目数量波动很大,会有一定的季节性波动。此时,灵活性对他们来说是最重要的。”柯睿国际商务总监许靖金说。葛青云还表示,开利制冷采用灵活的用工方式,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制冷设备的季节性。"夏季订单增长率很大,冬季进入明显的淡季."此外,使用一定数量的临时工后,公司的固定投资和人工成本可以大大降低。上一页12下一页
标题:大公司的临时工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8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