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38字,读完约2分钟
有人说中国是一个受灾国家,这是真的。两年前汶川的记忆没有消退,玉树让每个人的神经都很紧张。
面对灾难,除了悲伤之外,商界能做的可能就是有钱做出强有力的贡献。慈善已经成为每个企业家不可回避的话题。两年前,王石和马云都在如何做好事的问题上饱受舆论的折磨。相比之下,这一次似乎平静多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企业家发表过任何激进的言论,只是看到了嘉多宝、福耀玻璃(600660)和腾讯等公司的巨额捐赠。
这是否意味着中国企业家变得越来越成熟了?我希望如此。在企业成长的过程中,总会遇到“企业公民”的问题。你可以说这是“成长的烦恼”,也可以说这是企业从平凡走向伟大的唯一途径。
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企业和企业家,除了不在产品中掺入三聚氰胺、不使用废油、不填充黑心棉之外,你还需要“闲钱”。
不久前我读了一本关于晋商的书。书中说,榆次昌嘉有一座相当精美的剧院,建于光绪三年(1877年),三年建成,耗资3.2万银元。
也许每个人都觉得这有点奇怪:如果你想为财富而战,你不可能在三年内修好一个剧院,所以要花很多钱。事实并非如此。史书记载,光绪三年是中国历史上不平凡的一年。今年,许多北方省份遭受了300年来最严重的干旱,没有收获。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的死亡人数在900万到1300万之间。其中,山西受灾最严重,全省三分之一的人口死亡。
今年,常的家人不仅捐了3.2万银元救灾,还拿出3.2万银元建了这个剧场。盖楼是一种解脱吗?原来,同一城镇的许多人通常过着富裕的生活。在这样一个灾难之年,很难放下面子去粥棚接受施舍。常的家人很清楚这一点。他们希望这些人有尊严地接受帮助,所以他们想出了一个建造剧院的方法。根据常佳的规定,只要能搬动一块砖,一天的饭就能吃。这场灾难持续了三年,常的家庭舞台也修复了三年。
我们不仅要帮助别人,还要有尊严地接受他们。今天的企业家能意识到什么吗?现在,在商界,有一股向徽商和晋商学习的浪潮。他们的商业智慧和商业眼光值得后人的赞美和模仿,他们的慈善头脑也不是我们可以效仿的榜样。
作为一名企业家,我们空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像狮子一样凶猛是很常见的。但是在企业以外的领域,企业家应该有同情心。做一个有道德的企业家是对自己人格的升华;对于企业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注脚。
标题:做一个有德的企业家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8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