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86字,读完约4分钟

得益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快速增长、城市化和老龄化的需求以及刺激内需的国家政策,中国旅游业将保持长期繁荣。

根据国际法,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0美元时,国家旅游消费将进入启动期;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000-5000美元时,将进入休闲消费和旅游消费的爆炸式增长时期。

旅游利好 景气向上

2001年底,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00美元大关。从旅游业收入数据来看,2002年以来,中国旅游消费的迹象明显;2008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3000美元,预计“十一五”末将接近4000美元,达到休闲和旅游消费爆炸式增长的中低端,中国旅游业将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周期。

旅游利好 景气向上

经济增长催生了旅游业的黄金周期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保持快速增长,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0%以上。目前,中国的经济总量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在世界上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考虑到各国之间的价格水平差异,中国也跃升至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并有望在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实力的大幅提升和持续高速增长,为中国旅游消费的持续增长奠定了基础。

旅游利好 景气向上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国内居民的收入也在增长。2008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5800元和4761元,近五年年均增长17.25%和16.31%,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分别增长14.54%和17.67%。随着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预期,中国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将继续提高。

旅游利好 景气向上

旅游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经济增长。尽管中国经济增长因短期金融危机而放缓,但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旅游业发展的驱动力依然强劲。同时,消费升级将是伴随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长期主题,国内旅游业将长期受益于这一过程。因此,中国旅游业的整体高速增长趋势没有改变,中国旅游业的长期繁荣将会持续。

旅游利好 景气向上

经济结构调整促进消费增长和旅游业收益。长期以来,中国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来促进经济增长。然而,过度投资给国内资源和环境带来压力,世界经济增长疲软和中国与欧美贸易摩擦加深,使得依靠投资和出口促进增长的经济增长模式难以为继。

旅游利好 景气向上

因此,依靠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渐进式结构调整将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政府宏观政策调整的风向标和重点。同时,随着政府在医疗、教育、住房、社会保障等领域的财政投入不断增加。,以及居民社会保障制度和制度的不断完善,居民对未来的不稳定预期将会提高,这将进一步有效地促进居民消费能力的释放。旅游消费作为居民消费的主导产品,将首先受益。

旅游利好 景气向上

城市化和老龄化促进了旅游消费需求

城市化是推动消费增长和升级的另一个驱动力。2008年,中国的城市化率为45.7%,2000年至2008年平均年增长率为1.2%。根据建设部的估计,这一城市化率预计将保持到2015年。城市居民的消费能力明显高于农村居民。2008年,城市人均消费是农村人均消费的3.1倍。城市化将无形中增加城市农村居民的收入,从而增加国民人均收入,进一步推动国民消费水平和服务业的增长。

旅游利好 景气向上

此外,中国人口的老龄化程度在未来几年还会继续增加。截至2008年底,中国老年人口为1.69亿,占总人口的12.79%,并保持年均800-900万的增长速度。

根据人口专家的预测,中国14岁以下人口和65岁以上老年人的增长需要大约2030年才能达到平衡,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增长趋势是可以逆转的。

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将增加老年人对相关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其中旅游业将成为既有时间又有消费能力的老年人的首选产品之一。从日本目前旅游消费的年龄构成来看,多年来,60-69岁的老年人平均出行次数一直高于其他年龄组,最近五年平均约为2.1次,而全国平均仅为1.7次左右。同时,老年人依靠自己的积蓄和子女的支持,有较高的消费能力,这使得人均对旅游业的贡献更大。因此,我们认为人口老龄化的改善将促进旅游消费需求的提高。上一页12下一页

标题:旅游利好 景气向上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5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