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38字,读完约2分钟

在低碳经济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一直是中国汽车产业寻求突破的重点。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苗伟宣布,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预计将于明年1月公布,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鼓励政策最终有望落实。然而,与此同时,国内汽车企业正在囤积新能源汽车的现状,让人们担心新能源汽车是否会出现产能过剩。SAIC总统陈宏几天前告诉媒体,新能源汽车的泡沫正在逼近。

泡沫已若隐若现 新能源车前景亦喜亦忧

好消息,好消息

苗伟:本月,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标准将被推高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苗伟1月9日在北京大学举行的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前景分论坛上表示,有可能在1月份宣布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标准,目前仍在与财政部积极商讨。

泡沫已若隐若现 新能源车前景亦喜亦忧

这是继补贴公共交通新能源汽车后,首次补贴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

苗伟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在积极与财政部谈判,补贴标准可能在1月份公布。也就是说,除了对公共交通中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外,近期还将对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实行补贴标准。然而,他也提醒说,政府补贴是有限的,而且还在减少。对于企业来说,有必要积极降低成本。企业和消费者都不能长期依靠政府补贴生活,因为这种汽车不会有任何发展前景。“试点项目的补贴金额较高,但后期项目的补贴金额可能较低。”

泡沫已若隐若现 新能源车前景亦喜亦忧

据了解,国内市场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价格比同等水平的传统电动汽车高出40%。如果中国的补贴标准太低,恐怕对消费者的象征意义远远大于实际利益。有些人认为外国对消费者的补贴通常在3万到4万元之间,这表明新能源汽车的额外成本远远超过3万到4万元。

泡沫已若隐若现 新能源车前景亦喜亦忧

担心

陈红:新能源汽车的泡沫正在逼近

值得注意的是,汽车行业也表达了对当前形势的一些担忧,即汽车公司正在囤积新能源汽车。上海汽车总裁陈宏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开发新能源汽车是一个蓝海战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已经变成了一片红海。面对未来的红海,在新能源汽车的背后,资本、人才和技术高度堆积,泡沫正在逼近。

泡沫已若隐若现 新能源车前景亦喜亦忧

但陈红也表示,新能源汽车仍是中国汽车企业翻身的唯一途径,这个机会不能轻易放弃。

记者了解到,丰田、宝马、奥迪、通用汽车等企业将推出混合动力汽车,旨在抢占国内市场的高端客户群,而本土企业的混合动力汽车也相继出现。

据报道,目前有42种新能源汽车被列入生产企业和产品公告目录,涵盖普通混合动力和插电式混合动力,包括汽车、公交车、环卫和扫地车。

标题:泡沫已若隐若现 新能源车前景亦喜亦忧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6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