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53字,读完约1分钟

新华网太原1月13日电作为一个备受争议的群体,“煤老板”似乎即将淡出并消失在中国山西省煤炭行业的并购重组中。然而,相关人士表示,这并不意味着私人资本已经退出煤炭行业。

山西“煤老板”淡出并不意味民营资本退出煤炭产业

山西是中国重要的煤炭基地,在这个行业中具有象征意义。新中国成立60年来,山西已生产煤炭110亿吨,占全国总量的四分之一,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了强大的能源支撑。由于历史原因,山西煤炭行业形成了“多、小、散、乱”的格局,导致了资源浪费、环境恶化、矿难频发、腐败等一系列问题。

山西“煤老板”淡出并不意味民营资本退出煤炭产业

根据山西省煤炭监督局提供的数据,小煤矿生产的一吨煤要支付大煤矿10倍的生命成本。大量中小煤矿的回收率只有20%左右。

一些经营小煤矿的“煤老板”通过交易权力和金钱等不公平手段获得了开采煤炭资源的权利。在前几年,当煤炭价格上涨时,他们变得富有。一些煤老板也喜欢炫耀性消费,比如在一些大城市购买商品房,这助长了房价的非理性上涨。

山西“煤老板”淡出并不意味民营资本退出煤炭产业

山西新一轮煤炭产业结构调整旨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确保安全生产,杜绝腐败。那些不负责任的“煤老板”将会离开,而一些私营煤矿企业的强有力的领导人将会留下来改变他们的角色和计划企业转型。

山西“煤老板”淡出并不意味民营资本退出煤炭产业

曾拥有11个煤矿的薛德平在被山西焦煤集团兼并重组后,持有该集团新公司49%的股份。他认为,企业的管理水平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上一页12下一页

标题:山西“煤老板”淡出并不意味民营资本退出煤炭产业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6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