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80字,读完约5分钟
这是诺基亚第三次和苹果过不去。
据国外媒体报道,诺基亚于2009年12月29日向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提起诉讼,声称苹果所有产品都侵犯了其专利权。事实上,早在2009年10月,诺基亚就提起了诉讼。当时,该公司声称苹果的iphone侵犯了其无线数据、语音编码、安全加密和其他技术,并要求苹果支付3370万部iphone的专利使用费。然后,在12月11日,苹果公司提起反诉。在这起诉讼的同时,诺基亚也向itc提起了诉讼。
这一次,诺基亚直接将其目标从iphone扩大到所有苹果产品,称苹果的侵权技术有助于降低制造成本、缩小工具尺寸和延长电池寿命。
国贸中心将在2010年1月底决定是否接手此案。
事实上,诺基亚之前已经成功与数十家公司达成专利许可协议,但与苹果的谈判陷入僵局。有人预测,如果诺基亚获胜,每部iphone将支付约6-12美元的专利费用。换句话说,苹果必须为iphone支付超过4亿美元的专利费用。
“诺基亚显然是在权衡利弊之后做出起诉决定的。它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件事对其授权战略的影响。”美国的一位法学博士说。想象一下,如果诺基亚能从每部iphone中“获得佣金”,它不仅会提高自身的盈利能力,还会提高彼此产品的成本——这不仅会改变双方的盈利能力,甚至可能动摇行业竞争的基础。
然而,更有可能的是,诺基亚在国际社会的公众舆论效应将远远超过赢得官司的效果。显然,如此大范围的起诉很难在短时间内取得成效,因此诺基亚打算阻止其竞争对手继续快速发展。上述法律博士甚至预言,争端最终会得到解决。
尽管这是一场拔河比赛,诺基亚还是给了苹果一记重拳。因为公司意识到适度竞争已经过时,在这个日益快节奏的商业社会中,只有无情地攻击竞争对手,优势才能发挥到极致,而竞争对手却远远落后。
事实上,诺基亚并不是第一家采取如此强硬手段的公司。谈到商业历史,包括戴尔、丰田和沃尔玛在内的国际巨头实际上是“强硬派”的代表。尽管他们的做法引起了褒贬不一的评价,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都是过去10年中成功企业的典范。
让我们来看看沃尔玛的做法,它以对供应商毫不妥协的态度而闻名。早在1996年,拥有20亿美元席位的美国第一家家居用品品牌乐必美,就因为抵制沃尔玛对供应商的降价压力,被沃尔玛一声不吭地赶出了商店。1999年,苦苦支撑它的勒拜梅被收购。对于竞争对手来说,沃尔玛甚至更加无情。近年来,沃尔玛明知凯马特濒临破产,仍大量模仿凯马特的某一条产品线,这使得它很难在几个成功的领域安眠。
由此可见,硬线公司一心一意追求竞争优势和由此产生的效益,包括领先的市场份额、高利润、快速增长、品牌效应等无形资产。
与诺基亚目前的情况相比,该公司似乎已经到了不得不再次罢工的时候了。不久前,诺基亚宣布了自1996年以来的首次亏损,第三季度报告中的亏损金额高达5.59亿欧元。此外,该公司在智能手机领域并未取得巨大成就,还面临着来自苹果、宏达电和三星等公司日益激烈的竞争。相比之下,苹果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47%,iphone在美国的市场份额达到近20%。一些分析师认为,苹果可能在2011年成为最大的智能手机制造商。
迫在眉睫的竞争压力使诺基亚想进行一次强有力的攻击。但问题是,诺基亚如何才能迅速改变游戏的基本方式,让对手失去优势?
最有效的方法是找出对手的薄弱环节,通过冷遇获得利益——从这个角度来看,诺基亚的确是一个聪明的竞争对手。苹果首席执行官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过去曾表示,该公司已经为iphone提交了200多项专利技术,但由于苹果不擅长移动通信,这些技术主要是从其他公司购买专利。可以说,诺基亚已经发现了苹果的“弱点”。
在攻击对手后,公司需要做的是坚持不懈地巩固现有的竞争优势,并尽最大努力扩大自己与对手之间的业绩差距。诺基亚首席执行官奥利-佩卡·卡拉斯武奥(olli-pekka kallasvuo)曾说:“全球市场规模巨大,品种丰富,用户众多。要想站稳脚跟,必须有至少40种产品来满足各种需求。”他认为,诺基亚的战略是面对所有相关市场,这是与竞争对手的区别。换句话说,诺基亚在制造方面的优势和巨大的用户规模仍然是公司的基石。当新业务受到挑战时,诺基亚再次降低全球手机价格,以确保其在传统业务中的固有地位。
在此基础上,诺基亚必须做好彻底变革的准备。因为对于强大的苹果来说,狙击手几乎不会伤害它的生命力,但它可以为诺基亚赢得更多的主动权,以获得和解协议,从而赢得转型的时间。值得注意的是,诺基亚已经确定了未来的五大业务战略:提供大众化终端产品、为消费者开发互联网服务、提供企业解决方案、打造网络服务的规模优势、拓展专业服务,并根据新战略进行了相应的结构性变革。从这个角度来看,如何释放内部隐藏的力量,使各部门的协同运作更加高效,是诺基亚需要进一步思考的课题。
标题:诺基亚与苹果交手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6321.html